大家好,关于战舰世界各国舰队编制数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战舰世界舰船数据库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世界战舰标准
一、二战中战舰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大体规定如下:
1战列舰(Battleship)
规定主炮口径大于203mm的战舰为战列舰,单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406mm
典型:英国纳尔逊级,35,000吨,3座3联406mm主炮
2重巡洋舰(A-Class Cruiser)
规定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主炮口径大于152mm但小于203mm的军舰为重巡洋舰
典型:日本妙高级,8,900吨,4座双联203mm主炮
3轻巡洋舰(B-Class Cruiser)
规定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主炮口径小于152mm的军舰为重巡洋舰
典型:美国布鲁克林级,5座3联152mm主炮
4驱逐舰(Destroyer)
即大型雷击舰,以鱼雷作为主要武器,火炮伪辅助武器的中型战舰,主炮口径不超过127mm
5护卫舰(Frigate)
以火炮,深弹为主要武器,航速低于驱逐舰,执行反潜任务的中性军舰
6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
排水量大于10,000吨小于27,000吨,主炮口径小于203mm的,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军舰
二、具体执行:
条约被各海军大国钻了空子,几个典型例子:
a)美国
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排水量都略超过35,000吨
b)日本
最上级轻巡洋舰主炮口径为155mm
龙骧号航母排水量不足10,000吨
长门级战列舰主炮口径410mm,排水量接近40,000吨
高雄级巡洋舰排水量超过10,000吨
c)意大利
维内托级战列舰排水量42,000吨
三、非缔约国:
德国
俾斯麦级战列舰,排水量42,000吨
Z系列驱逐舰主炮口径140mm
系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排水量15,000吨
苏联
26型(基洛夫级)主炮口径180mm
苏联级战列舰(未建成)排水量45,000吨
7型,7Y型驱逐舰,塔什干级驱逐领舰,130mm主炮
四、条约过期后
美国
建造衣阿华级战列舰,45,000吨
建造巴尔第摩级重巡洋舰,13,000吨
建造中途岛级航母,40,000吨
日本
建造大和级战列舰,62,000吨,460mm主炮
英国
建造前卫号战列舰,45,000吨
五、几种特殊舰型
1驱逐领舰
排水量大于一般驱逐舰,火力,鱼雷武器更强大,作为驱逐舰队的旗舰
2美国大型巡洋舰阿拉斯加号
其实是中型战列舰,305mm主炮
3日本航空战列舰伊势级
拆除了两座主炮搭建了飞行甲板,但只能搭载水上飞机,无实战价值
二、二战各国舰队数量对比!谁有资料高分悬赏!
美国海军战列舰
佛罗里达级:犹它号bb31(靶舰)
俄明级:怀俄明号bb32(靶舰)、阿肯色号bb33
纽约级:纽约号bb34、得克萨斯号bb35
——————————————————————————————
内华达级:内华达号bb36、俄克拉荷马号bb37
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号bb38、亚利桑纳号bb39
新墨西哥级:新墨西哥号bb40、密西西比号bb41、爱达荷号bb42
田纳西级:田纳西号bb43、加利福尼亚号bb44
科罗拉多级:科罗拉多号bb45、马里兰号bb46、西弗吉尼亚号bb48
——————————————————————————————————————
北卡罗来纳级:北卡罗来纳号bb55、华盛顿号bb56
南达科它级: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那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亚拉巴马号bb60
衣阿华级:衣阿华号bb61、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威斯康星号bb64
阿拉斯加级:阿拉斯加号cb1和关岛号cb2。(超大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
————————————————————————————————————
美国海军战列舰总体来说以内华达级(采用“亦有亦无”的部分装甲防护)和北卡罗来纳级(采用“装甲围舱”的匣式结构)做为战舰设计上的分水岭呈渐进式的发展。
战争期间损失了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舰,以及靶舰犹它号。全部是在珍珠港损失的。
太平洋战争中各型战舰的任务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北卡罗来纳级为界,新型快速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提供对空掩护。旧型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支援两栖作战。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佛罗里达级:
犹它号(靶舰),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沉。残骸作为纪念遗址保留在原地
怀俄明级:
怀俄明号(训练舰),1947年退役,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司解体
阿肯色号,1946年作为原子弹爆炸靶舰沉没。残骸位于比基尼环礁内,为美国财产
纽约级:
纽约号,在比基尼实验中严重受损。1948年作为靶舰在珍珠港外海沉没。残骸位置在北纬49度48分,西经158度32分24秒,水面下1200米处。残骸为美国财产
得克萨斯号,在得克萨斯圣哈辛托作为博物馆舰保存
内华达级:
内华达号,1948年作为靶舰在珍珠港外海沉没。残骸位于北纬58度,西经159度17分,水下1300米处。为美国财产
俄克拉荷马号,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倾覆。1943年浮扬,1946年出售给拆船公司。拖回美国本土途中遇风浪沉没
宾夕法尼亚级:
宾夕法尼亚号,在比基尼实验中严重受损。1948年作为靶舰沉没。残骸在夸贾林环礁内,为美国财产
亚利桑纳号,1941年被炸沉。残骸作为美国国家公墓保存,为美国国家财产
新墨西哥级:
新墨西哥号,1947年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解体
密西西比号,战后作为导弹试验舰保留。1956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爱达荷号,1947年出售给纽约lipsett公解体
田纳西级:
田纳西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加利福尼亚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科罗拉多级:
科罗拉多号,1959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马里兰号,1959年出售给learner公司解体
西弗吉尼亚号,1959年出售解体
北卡罗来纳级:
北卡罗来纳号,战后作为纪念舰保留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
华盛顿号,1961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南达科它级:
南达科他号,1962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印第安那号,1962年出售给lipsett公司解体
马萨诸塞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fall river
亚拉巴马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亚拉巴马州莫比尔
衣阿华级:
衣阿华号,停泊在旧金山。作为封存舰只保留
新泽西号,停泊在新泽西州,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密苏里号,停泊在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残骸旁边,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威斯康星号,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向公众开放
金刚级: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比睿号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
大和级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大和级两舰均是在挨了三十枚左右的炸弹及鱼雷才沉没的。
日军战列舰在战争期间除长门号以外全部沉没。其中扶桑号毁于炮战;比睿号、雾岛号炮战受重创在空袭的威胁下自沉;金刚号、山城号被鱼雷击沉;榛名号、大和号、武藏号被航空兵击沉。陆奥号毁于事故。三十年代以来日本只有大和级两艘服役,看看美军二战中服役的战舰数量,日军岂有不败之理。
长门级、大和级在大战期间惟恐被击沉而挫了士气很少出战(戏称柱岛舰队),扶桑级、伊势级过于老旧很少投入一线,却只有金刚级这种日军中最老式战列舰驰骋大样,原因也是航速和续航力。另外日军战列舰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异常高大的宝塔式多层上层建筑和桅杆。很好辨认。
二战日本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金刚级:
金刚号:1944年11月21日在台湾附近海域被美国海狮号潜艇击沉;
比睿号:1942年11月13日在萨沃岛海战中被美国巡洋舰队重创,次日遭美国飞机攻击,被迫自沉;
榛名号:1945年7月19日和28日在吴港被美国飞机攻击,坐沉在锚地;
雾岛号:1942年11月13日在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夜战中被美国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重创,次日被迫自沉;
扶桑级:
扶桑号: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夜战中被美国舰队击沉;
山城号: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夜战中被美国舰队击沉;
伊势级:
伊势号: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1947年打捞解体;
日向号: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1947年打捞解体;
长门级:
长门号: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重创,停泊在横须贺一直未能修复,战后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美国,1946年7月29日在比基尼环礁原子弹爆炸试验a试验中倾覆沉没;
陆奥号:1943年6月8日在广岛湾由于事故发生大爆炸沉没;
大和级:
大和号:1945年4月7日冲绳天号作战途中在九州坊之岬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武藏号:1944年10月24日莱特阿号作战途中在锡布延海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
老式战列舰
赫尔戈兰级:
黑森号 heisse:作为无线电靶舰使用。战后赔偿给苏联
德意志级:
汉诺威号 hannover:靶舰。战后拆毁
施莱辛号 schlesien:作为布雷舰使用。战争末期在施韦内明德搁浅作为岸炮台。战后解体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schleswig-holstein:被炸沉,残骸打捞起来后赔偿给苏联
==================================================================
袭击舰
德意志级 deutschland class
德意志(吕佐 lutzow)号:1945年在施韦内明德凿沉。战后由苏联打捞解体
舍尔海军上将号 admiral scheer:在基尔的德意志工厂被炸倾覆。战后解体
斯比伯爵号 admiral graf spee:1939年在乌拉圭蒙的维地亚自沉
==================================================================
大型袭击舰/战列巡洋舰
沙恩霍斯特级
沙恩霍斯特号 scharnhorst:1943年在北冰洋被皇家海军击沉
格奈森瑙号 gneisenau:1945年在格丁尼亚港凿沉。1947年由波兰解体
==================================================================
战列舰
俾斯麦级
俾斯麦号 bismarck:1941年在大西洋被皇家海军击沉
提尔皮茨号 tirpitz:1944年被炸倾覆。战后由挪威解体
==================================================================
德国海军战舰因为要面对大量的英国舰队,所以在设计理念上与其他各国略异,基本上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
装甲厚: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者兼顾,德舰采"重装甲"主义是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以抵挡多发敌舰的炮弹。
速度快:德舰拥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因为数量居于劣势,有较高的速度才能采用"打带跑"战术,否则英军玩起"一换一"战术,德舰就被耗光了。
火控优良:精度奇佳的光学瞄准仪与雷达,配合其火炮优良的冶金技术,炮击的威力与准度相当可观。
外观相似: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备,故虽在造舰技术上虽有先进的理论,却缺乏实务经验,故其船舰设计略嫌保守,每型船舰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外观都差不多。
英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
旧式战列舰
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
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
复仇级:复仇号、决心号、拉米里号、皇家橡树号、君权号
——————
战列巡洋舰
声望级:声望号、反击号
/胡德号/
————————————————————————————
条约型战列舰
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
新型战列舰
前卫级:前卫号
————————
英国在一战结束至二战前投入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为了追求防护性能从而导致在航行性能上都有重大的缺憾,这和英国国力衰退有很大关系。
开战时英国战列舰队以一战时服役的两级战列舰为中坚,在战争中这种老式战舰不断改进在护航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被u艇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铁公爵号舰艇母船被航空兵击沉;胡德号炮战中被击沉。其余在战后相继拆除(英国佬对那些有功于他们的东西都挺狠的,无论是居功至伟的丘吉尔首相还是战功卓著的厌战号战列舰,过河就拆桥,使完便抛弃)。
二战英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伊丽莎白级:
伊丽莎白女王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厌战号:1947年12月出售解体,在拖往战列舰“屠宰场”的途中挣脱拖带的缆绳,在康沃尔郡海岸搁浅(比较不屈不挠)。不过后来还是就地拆解了;
马来亚号:1948年2月出售解体;
巴勒姆号:19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军u331号潜艇击沉;
勇士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复仇级:
复仇号:1948年9月出售解体;
决心号:1948年5月出售解体;
拉米里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君权号:租借给苏联,1949年2月归还,4月出售解体;
皇橡号:1939年10月在锚地斯卡帕湾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
纳尔逊级:
纳尔逊号:1949年3月出售解体;
罗德尼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英王乔治五世级:
英王乔治五世号:1958年1月出售解体;
威尔士亲王号:1941年12月被日军航空队的飞机击沉在马来海域。
约克公爵号:1958年2月出售解体;
安森号:1957年12月出售解体;
豪号:1958年6月出售解体。
前卫级:
前卫号:1949年开始作为训练舰和皇家游船,于1960年拆毁。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声望号:1948年3月出售解体;
反击号:1941年12月被日军航空队的飞机击沉在马来海域。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1941年5月在追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中战沉。
法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
旧式战列舰:
科尔贝级:科尔贝号(后改为训练舰)、海洋号、巴黎号(后改为训练舰)
普罗旺斯级:普罗旺斯号、布列塔尼号、洛林号
——————————————————————
条约型战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黎塞留号、让•巴尔号(二战爆发时未完工)、克莱蒙梭号(二战爆发时在建)
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
————————————————————————
法国的条约型战舰的主炮很有特色,主炮塔由两对双联炮组成一座四联装炮塔。双联炮是一个整体,许多部件两门共用,主炮装弹高低角没有限制,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射速。法国条约型战舰(及英国纳尔逊级)的这种主炮排列方式,优点是装甲防护重点地带集中在军舰的中前部,可以减少全舰装甲的重量,缺点是主炮集中在一起,战时的战损率会增加;射击时存在死角。
可惜的是二战中法国在陆上败得太快,法军被德军秋风扫落叶般的打跨了,海军不但失去了表演的机会,还成为列强虎视耽耽的一块肥肉。
战争期间损失8艘,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被英国舰队击毁,科尔贝号和巴黎号被英国“接管扣押”。战列舰海洋号、克莱蒙梭号被德军缴获,后被炸沉。战列舰普罗旺斯号、战巡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自沉。
意大利海军战列舰
———————————————————————————
旧式战列舰
加富尔级:加富尔公爵号、儒略•恺撒号
杜里奥级:杜里奥号、安德列•多里亚号
——————————————————
新式战列舰
利托里奥级:利托里奥号(后改叫意大利号)、维多里奥•威尼托号、罗马号、帝国号(在建)
——————————————————————————————————————————
意大利投入战争时三军备战不足,被英军夜袭塔兰托后意国海军更是没了精神,此后再未恢复元气。
意大利的战争潜力很差,资源也不足,举例来说加富尔级等战舰改装时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装备的305mm炮铣成的;到了战争后期居然将战舰用来充当兵营!可见意国海军之窝囊。要说意国战舰的优点就是其381mm/50倍口径主炮的射程极长达到42,800米。
战争期间帝国号未能完工,后被德军虏获。恺撒号退役,加富尔号、罗马号被航空兵击沉。意大利号、威尼托号和恺撒号战后被分别赔偿给美、英、苏战胜国。
加富尔级
加富尔伯爵号 conte di cavour,1940年12月在塔兰托军港被英国飞机炸沉。1941年浮扬,拖到的里雅斯特船厂。修理工作从1943年初开始。1943年10月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船员将其自沉。德国将其打捞出水,1945年2月被美国飞机炸沉。
儒略•恺撒号 giulio caesar,1943年之后被盟国拘留在马耳他和苏伊士运河的大苦湖。战后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苏联,改名“新罗西斯克”号。1956年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爆炸沉没。推测原因为触到二战遗留水雷。
=====================
杜里奥级
杜里奥号 caio duilio,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1944年后作为意大利海军训练舰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体。
安德列•多里亚号 andrea dolia,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1944年后作为意大利海军训练舰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体。
=====================
利托里奥级
利托里奥号 littorio,后改名意大利号 italia,在塔兰托空袭中受伤。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根据联合国对意和约,于1947年解体。
维多里奥•威尼托号 vittorio veneto,在塔兰托空袭中受伤。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被拘留在苏伊士运河。根据联合国对意和约,于1948年解体。
罗马号 roma,1943年随意大利海军舰队驶往马耳他投降时,被德国炸沉。
帝国号 impero(未成舰),1943年9月被德国俘获,作为靶舰使用。1945年2月被美国炸沉,1947年打捞并拖往威尼斯近海搁浅。1950年解体。
二战期间苏联海军的战列舰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原马拉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波罗的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多次遭到德国轰炸,舰体损坏严重。1955年解体
甘古特号,原十月革命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波罗的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1952年起作为训练舰使用。1957年解体
塞瓦斯托波尔号,原巴黎公社号战列舰。战争期间作为浮炮台使用。在黑海配合红军进行岸轰任务。1947年改为训练舰。1956年解体
租借战列舰:
复仇级
君权号(阿尔汉格尔斯克号):1944年获得,主要用来在北极航线护航。1949年归还英国,同年解体。
1939年9月1日主要国家战列舰数量(艘/吨):
英国——15/473,588。美国——15/464,300。日本——10/314,024。法国——7/162,654。意大利——4/95,012。德国——5/99,200。苏联——3/69,878。
补充一些夭折的二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计划
米帝:
战列舰:
“蒙大拿”级
BB.67蒙大拿费城海军船厂建造
BB.68俄亥俄费城海军船厂建造
BB.69缅因纽约海军船厂建造
BB.70新罕布什尔纽约海军船厂建造
BB.71路易斯安娜诺福克海军船厂建造
约翰牛:
战列舰:
“狮”级
1937年计划,主要是针对德国的新型主力舰而设计,共四艘,分别为狮,蛮勇,征服者,愤怒。前两艘于1939年4月开工,但在不列颠之战打响后因船厂屡遭轰炸而停工,后两艘也因此被取消。
高卢:
阿尔萨斯级战列舰:1938年计划,黎赛留级改进型,共六艘,前四艘为阿尔萨斯,诺曼底,弗郎第埃,伯尔格诺,后两艘未命名。
“狮II”级
1944年底,英国决定将被搁置的两艘狮级完工,同时对其设计进行了修改,主要是依战训强化了防空。但二战结束后英国国力大不如前,因而这个计划也未能完成。
战列巡洋舰:
g3战列巡洋舰1939年型:为了打击德国的海上袭击舰,英国急需高速主力舰,但由于时间紧迫,新舰没有重新设计,而是直接使用了1922年因华盛顿条约被放弃的g3战巡的资料,并用当时的最新技术进行了修改。改进内容包括更换新的主机,新的主,副炮,强化防护,加装雷达等等。改进后具体性能不详,不过其吨位应该和依阿华差不多。
鬼子:
战列舰:
“超大和”级
大和放大版,只是图纸上的东西,计划建造6艘,均未开工。
汉斯:
战列舰:
H级
H舰(兴登堡) 1939.7.15布罗姆·福斯汉堡造船厂开工 1939年底停工
J舰 1939.8.15威希公司不来梅港造船厂开工 1939年底停工
K舰未开工
L舰未开工
M舰未开工
N舰未开工
大型袭击舰/战列巡洋舰:
O级
O舰、P舰、Q舰,3艘均未开工
袭击舰/袖珍战列舰:
P级
P1~P12原计划12艘,后削减为8艘,均未开工
苏联:
战列舰:
23型“苏联”级
“苏维埃联盟”号 1938.7.15列宁格勒波罗地海造船厂开工
“苏维埃乌克兰”号 1938.10.31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工
“苏维埃白俄罗斯”号 1939.12.21莫洛托夫斯克开工
“苏维埃俄罗斯”号 1940.3.21莫洛托夫斯克开工
27型“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改进计划
对战损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进行改装,换装“飞剪”舰艏,拆除3号炮塔,加装各种口径高炮以加强防空。后由于发现如此改进和新造一艘差别不大,只好作罢。
大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
69型“喀琅施塔德”级
“喀琅施塔德”号 1939.7.15列宁格勒造船厂开工
“塞瓦斯托波尔”号 1939.11.5列宁格勒“61公社社员”造船厂开工
三、一支舰队拥有多少艘军舰
这是最大的舰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是美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其辖区范围包括整个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约 9400万平方英里。舰队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下辖有美国海军第三、七舰队,拥有CVN-68“尼米兹”号航空母舰、CVN-70“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CVN-72“林肯”号航空母舰、CVN-73“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CVN-74“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CVN-76“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共计六艘航空母舰。太平洋舰队司令在行政方面的任务是为第三、七及第五舰队准备和提供海军兵力;在作战方面负责指挥第三、七舰队的作战行动第七舰队总兵力6万人,其中包括38000名海军官兵和2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分别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各部署1个航母战斗群和1个两栖攻击舰编队,下编有9个特混舰队,即第70(机动作战部队)、第71(指挥与协调部队)、第72(巡逻侦察部队)、第73(后勤部队)、第74(潜艇部队)、第75(水面作战部队)、第76(两栖部队)、第77(航母攻击部队)及第79(陆战队登陆作战部队),规模通常维持在45艘左右的水平。第三舰队。其兵力编制共辖10个特混舰队,即第30(战斗部队)、第31(指挥协调部队)、第32(巡逻侦察部队)、第33(战斗支援部队)、第34(潜艇部队)、第35(水面作战部队)、第36(两栖部队)、第38(加拿大海上部队)、第39(登陆部队)。第七舰队的旗舰为LCC19“蓝岭”号两栖指挥舰,整个舰队武器装备包括:45艘各型战舰、180架各型战机,其中常驻舰只18艘,总排水量约20万吨,1个舰载机联队,1个陆战远征分队。
四、1945年二战结束时,参战各国海军总共造了多少艘军舰
美国
海军是345艘143万吨。
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
19艘、驱逐舰
165艘、潜艇106艘,
其中太平洋舰队
为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
67艘、潜艇12艘。面对联合舰队已经明显兵力不足。
开战时日本海军总兵力236艘119万吨,超过条约规定的相当于美国
60%,而接近80%,总的实力是:
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
112艘、潜艇75艘,
当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
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
3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
兵力很庞大,但却要应付北海的航线德国的封锁,大西洋艰苦的反潜战,地中海意大利海军
的挑战,监视投降的法国的海军兵力,中东印度洋上的殖民地利益,远东日本的咄咄逼人的威胁。捉襟见肘也不足为奇。
海军实力强于英国海军实力,英国海军实力强于日本海军实力。
美国第一,英国第二,日本第三。(143万吨,130万吨,119万吨)
1941-1945年
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五、美国海军七大舰队的编制和武器设备的配制情况是什么
美国海军七大舰队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十舰队
各舰队辖区图: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二舰队(大西洋舰队)
司令部设在诺福克海军基地
现任司令为约翰.B.纳斯曼海军上将。
大西洋舰队现役总兵力约20万人(包括陆战队6万余人)
装备各型舰艇220多艘、各型飞机近1400架。
拥有65处设施,包括6处海外基地和59处本土基地。
其中,大西洋舰队司令部驻地诺福克为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综合海军基地,舰队一半兵力驻此,包括大西洋舰队所有主要司令部和5艘核动力航母。
大西洋舰队司令部编设四星上将司令、三星中将副司令兼参谋长各1名,分管作战、情报、指挥控制、后勤、战备工作的助理参谋长共5名,以及指控中心、情报中心、信息作战中心直属单位。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三舰队
辖区范围在东部及北太平洋海域一带面积约五千平方公里(包含白令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及部分北极)
司令部设置在圣地牙哥
第三舰队在确保美国与友邦在整个环太平洋的海上贸易及石油交通路线的顺畅
现任舰队司令官为比曼中将
第三舰队有超过21艘主作战舰及8000多名岸上总部海军成员;其中更拥有五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CVN-68)和航母第十一打击群
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CVN-70)和航母第一打击群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CVN-72)和航母第九打击群
约翰·C·史坦尼斯号航空母舰(CVN-74)和航母第三打击群
隆纳·雷根号航空母舰(CVN-76)和航母第十五打击群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四舰队
美国第四舰队(U.S.4thFleet),隶属于美国南方司令部的舰队,于2008年7月1日再次成立。重新组建的第四舰队将以在佛罗里达州的南方海军司令部所在地杰克逊维尔梅波特港为基地。
目前缺乏资料,可确定的是第四舰队并不配备攻击战力,所以没有航空母舰,也没有大型战舰,缺乏攻击能力,吨位最大的船只,是一艘医疗舰。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司令克南将负责指挥这支舰队。所有从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舰队调往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海军船只,将由第四舰队指挥。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五舰队
辖区范围从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到东非肯亚的印度洋海域一带,司令部设置在巴林。人员、机械材料由太平洋舰队及大西洋舰队提供,负责中东地区船支的安全。现任舰队司令官是美国中央海军司令官威廉·格特尼。
辖有以下编制:
第50任务部队(TaskForce50,TF50)—战斗部队
第51任务部队(TF51)—水陆两用群
第53任务部队(TF53)—兵站部队
第54任务部队(TF54)—潜水舰部队
第57任务部队(TF57)—哨戒・侦察部队
第58任务部队(TF58)—海上临检部队
第59任务部队(TF59)—远征部队/特别应对部队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六舰队
美国第六舰队(UnitedStatesSixthFleet),是美国海军六大舰队之一。辖区范围是环绕欧洲和非洲的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一带,司令部设置在那不勒斯。现任舰队司令官是弗兰克·克雷格·潘多夫。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七舰队
美国第七舰队(UnitedStatesSeventhFleet)隶属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属下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驻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及新加坡等地,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海外前方投送部队,用于威吓敌国和联盟合作,保护海上通道、协防美国友邦领土以及在恐吓失效时动用武力。所以经常充当美国对外军事的急先锋。
辖有以下编制:
第七舰队战斗部队(CTF-70):驻地日本横须贺
辖第七舰队水面战斗部队(CTF-75)和第七舰队航空母舰攻击部队(TF77)
第七舰队警戒侦察部队(CTF-72):驻地日本神奈川县(司令部)、冲绳、三泽市(基地)
第七舰队潜艇部队(CTF-74):驻地日本横须贺
第七舰队登陆艇部队(CTF-76):驻地日本冲绳
第七舰队登陆部队(CTF-79):驻地日本冲绳
西太平洋后方支援部队(CTF-73):驻地新加坡
合众国联邦武装力量海军第十舰队
海军中将伯纳德•麦卡洛(BernardJ.McCulloughIII),被任命为美国海军新舰队的司令官,即美国海军舰队网络司令部(U.S.Navy'sFleetCyberCommand),又称第十舰队司令部的司令官。在6月美国网络司令部成立后,第十舰队司令部就于09年初在马里兰州的米德堡筹划成立。正如同第五舰队,也就是海军中央司令部直属于美国中央司令部一般,第十舰队,即舰队网络司令部也是美国网络司令部的组成部分。
关于战舰世界各国舰队编制数据和战舰世界舰船数据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