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三国杀技能来源,三国杀诸葛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杀所有角色技能
《三国杀》所有角色技能简介:
1、刘备,技能仁德:可以将武将的任意张手牌分发给场上任意一个或多个角色且对方不能拒绝,若一个回合内给出的牌超过两张,英雄自己回复1体力。技能:武将需要打H出或者使用杀时,可以间问在场的蜀势力角色是否替自己打出一张杀供自己使用。
2、关羽,技能武圣:武将的红花色牌可以作为杀使用或打出。
3、张飞,技能咆哮:武将游戏的回合内可以使用无限张杀。
4、赵云,技能龙胆:武将自己的杀可以作为闪使用,闪可以作为杀使用。
5、马超,技能铁骑:武将对一个目标使用杀后,可以进行一次判定,如判定为红色,则该杀不可以被闪避。
6、诸葛亮,技能观星:回合开始阶段,武将可以观看牌堆顶的牌,然后将这些牌按需要的顺序放置于牌堆顶或者牌堆底。
游戏特色:
三国杀作为一款原创桌上游戏,有别于其他桌面游戏的最主要特色,就是身份(势力、阵营)系统。身份场中共有4种身份:主公、反贼、忠臣、内奸。主公和忠臣的任务就是剿灭反贼,清除内奸;反贼的任务则是推翻主公。
内奸则要在场上先清除除主公以外的其他人物(包括其他内奸),最后单挑主公。游戏开始时每个玩家随机抽取一张身份牌,抽到主公的玩家,要将自己的身份牌明示。其他人的身份牌不能被其他玩家看到。
国战场共有4种势力:魏、蜀、吴、群和一种特殊身份:野心家。四种势力的任务是消灭其他势力的所有角色和所有野心家;野心家与身份场的内奸相似,即必须除掉所以其他人(包括其他野心家),不过无顺序要求。
1V1、统帅三军均为两人对战,欢乐成双、4V4则是将玩家分为两组(两个阵营)对垒。
三国杀中的武将技能解析,每个技能背后有哪样的历史
1、刘备
汉昭烈帝。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人人想当皇帝,却也只有刘玄德一人能当(曹操到死也不敢当,孙权不是同一辈的)。刘备出身最为低微,虽有皇叔,但在历史上比演义情况更差,敌方根本无人相信,倒是袁术老记着他织草席卖草鞋。曹操是太监之后,有权势,孙氏宗室人多。刘备呢,真正的寡人,关张诸葛,都是靠他的魅力团结而来的。
仁德:刘备的仁德闻名于天下,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使刺客不忍刺,使猎户杀妻送肉。中期也有携民度江。后期的刘备反客为主,已经顾不上仁义了。但终观三国君主,站在臣民的角度,还是刘备这个上司人君为最佳选择。曹操早年常有屠城记录,而魏武手下,智高者自危。孙权到了晚年时,也大搞特务统治,甚至害死陆逊。刘备除杀张裔一事外为其暇疵外,其余彭羕刘封,皆咎由自取。至于汉末诸侯的习惯——屠城,终昭烈一生,未尝有也。
游戏中送牌加血,十分形象。刘备的仁德也成为自己最终建立功业的最主要因素。
激将:既然蜀汉诸将全都靠杀吃饭,作为君主的刘备自然可以指使部下出“杀”。以我的理解,刘备在历史上激将并不指具体某次激将。刘备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曹操势大,刘备从北跑到南,就是以他的个人魅力号召各路英雄反抗曹操。他到哪里,就在哪里宣扬曹操篡汉,以正统思想激劝别人。像赵云诸葛亮这些正统思想较严重的就死心塌地跟了他。因此,激将这一个行动可谓贯彻了昭烈一生。
2、关羽
蜀汉前将军,五虎大将之首。关云长大名恐怕无人不晓,演义上把他强化了不少,温酒华雄、五关六将皆为虚构,而历史上的关羽也刺颜良,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关羽作为一代名将,除了本人武功高强,之外,治军也得其法。战术上,水淹七军可为一例。其时,梁、陆浑群盗皆为关羽支党,可见关羽当时之威势,能逼得魏武欲迁都以避其锋,关羽为第一人。看演义,尝为其大意失荆州可惜,但回看史书,其实并不大意,乃是为势所然。刘备登基后,张飞任车骑,马超任骠骑,大将军一职悬空,直到蜀汉末期费玮和姜维才当上一当。如果关羽没死,那是很有机会当上这个汉朝最高武职的,良为可惜。
武圣:这个技能无论从名字还是内容,都是神作。名字就是关羽现在的号了。至于内容,关公脸红,而终观演义,关公杀热门,很多时侯是以气势杀人,红牌当杀,非常形象。另外,关羽持有青龙刀,更是比别人威力大增,关羽多杀牌,而青龙刀的追斩功能更是需要足够的“杀”,二者最为相配。可见设计者的用心。
武神:从红牌当杀,变成红桃锁定当杀,威力减少了不少,但无距离限制,也算是一个补充。演义里关羽死后,真正做到无距离击杀敌人,即使远在万里,要他出场时还是可以出场。在荆州先是把吕蒙追死,后来关兴追杀潘璋时,关羽也曾出现拦在门口。
而远在洛阳的曹操也受其害。按照演义的逻辑,曹操是看到关羽人头动后,便晚晚梦见关羽,接着手下便劝其建新殿以避之,结果斩了梨树之神,头风病加重,最后更梦见伏皇后和董承等一众死者,最后他自己也就死了。因此推本溯源,乃是从关羽开始的。
十年之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大战羌人,关兴张苞危急时便是关羽杀退羌兵救援的。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了。
武魂:这个技能明显取自演义关羽死后追死吕蒙一事。而判定牌若为桃或桃园结义则可豁免,乃是因为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故,即关羽把你当成朋友了,当然没事啦。
3、张飞
蜀汉右将军,五虎大将之一,刘备登基后,任车骑将军,与马超并列,不同的是张飞兼任司隶校尉,能纠察百官,操有实权。演义对张飞形象扭曲较大。历史上张飞虽然也很残暴,喜鞭将士,这一点与演义同。但却是一名风雅之人,正史称其喜结交士大夫,野史称其好书法,善画美人。张飞亦是一代名将,在地形极复杂的拓渠、荡石打败善于利用地形作战的张合。
值得一提的是,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之女,而他们所生的女儿又嫁给刘禅作为皇后。本为死敌的两家人却其实是一家,这就是三国时代的奇妙之处。
咆哮:与关羽的气势杀人不同,张飞的力道更为强猛,游戏中,每个人一回合的也就是一杀之力,张飞独可以多杀。取自演义的长扳桥喝死曹将。张飞与丈八蛇矛也很相配,张飞最怕就是没杀,有蛇矛就能使张飞的作用发挥至最大限度。历史和演义上的张飞攻强守弱,曾失徐州,而游戏中的张飞防守能力也特弱。
4、诸葛亮
火计:诸葛亮曾说自己最爱用火,而在演义中,确实此人纵火记录无数(一出场就来个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红牌当火攻,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实际上火攻并非诸葛亮前期时特有,后期也用了不少(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
看破:诸葛亮一生看破的计谋多不胜数,黑牌当无懈可击,实至名归。印象中,诸葛亮看不破的就只有最后一次出祁山时在北原渭桥竟反而中了司马懿的伏击计。真正的晚节不保,至于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他看不破的。
七星:虽然卡的画面取自赤壁时期的诸葛亮,但七星应该是指诸葛亮临死前用的禳星之法,四十九天之后,如灯不灭,则可延寿十二载。其实即使延寿十二载,诸葛亮还是不能成功,因为,十二年后,司马懿还是健在的。游戏中,七星互换,看似强大(不能顺牵和过拆),但由于在游戏之外,有时会出现诸葛亮存了些好东西,关键时候要用还是用不了的尴尬局面。颇为符合演义故事。
狂风:取自演义诸葛亮借东南风的故事,自然使火焰伤害加一。
大雾:取自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算准当天有大雾,才逼使曹军只放箭而不出击,安全地借了十万支箭。此技能除雷外什么都防,威力无穷。
观星:这个技能实际上也并非老诸葛的专利。实际上诸葛亮一生观星无数(观周瑜死、观庞统出山、观庞统死、观鲁肃死、观关羽死、观赵云死),其实观星也不是很难,其他人如司马懿、庞统甚至彭羕刘备都会。技能的内容也和贴合诸葛亮的能力,有预测能力是不错,但有时也会无法逆天改命,特别遇上天命所归的司马懿。
空城:源自演义的空城计,实际这个并非演义首创,三国志引裴注郭冲条亮五事中,其中一事就是这个空城计,当然是虚构的(这个已被裴松之驳了)。藤甲对于空城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只是一手灭了藤甲的诸葛亮竟然要靠藤甲保命,未免太过讽刺了。
诸葛亮可谓三国第一人,设计者为了他用了八个技能,可见其对此君的喜爱程度。也是,诸葛亮无论在历史还是演义,也是地位超然、重中之重的。三卡一人,够资格之至。
5、庞统
蜀汉著名军师。号凤雏。演义上的诸葛亮计谋百出,而历史上的他却是谋略为短,那么蜀汉的出谋划策者(尤其是奇谋诡计)就靠庞统了。实际上刘备攻益州,带庞统,留诸葛亮守荆州,攻汉中,带法正,留诸葛亮守益州,这样的安排已经看出庞统与诸葛亮各自所长。历史上并没有形容庞统的外貌,演义上却说他丑,其实设计者也可仿效黄月英,用朦胧神秘的手法描绘,总比现在这个样子好吧?庞统的品德也不错,喜欢举荐赞美别人(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陈寿更将其比作魏的荀彧。
连环:明显取自演义中,庞统欺骗曹操,教其用铁索连环船只。火扩充未出之前,就有内部人士透露梅花对于某新角色至关重要,我当时猜不是庞统就是荀彧。值得一提的是那匹对庞统生命有着重要意义的的卢马也是梅花,是巧合,还是……
涅盘:这个技能并无出处,但却看出设计者和许多演义的读者一样,十分痛惜庞统早死。要知道很多人都认为庞统早死对于蜀汉最后无法得到天下实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偏认为庞统不死,则由诸葛亮守荆州,万无一失,关羽可无后顾之忧地北取襄樊。演义中庞统自己急功近利,而历史上则纯粹意外,更加可惜。因此设计者赋予庞统重生的能力。使六滴血又能小制衡的庞统出场率大大提高。也还了庞统粉丝们一个心愿。(幸亏不是谣传的死了给手牌,哪还有人用?)
6、赵云
蜀汉五虎大将之一。虽然历史上赵云地位远不如演义,也甚少独立带兵的经历,后期的刘备是否还重用赵云尚在争论中,的确,刘备称王和称帝两次重要事件,赵云皆无升职。但赵云在史书的表现还是不错。长坂救主不用说,桂阳拒婚、谏止分封、空营拒曹、谏阻伐吴、拒绝封赏都在三国志裴注引云别传中有提。而谏阻刘备伐吴和拒绝诸葛赏赐,还有刚提到的谏阻刘备把成都田野财产分给将士,都显得赵云有其极高的政治眼光,使其高于一般武将。虽然历史上没有五虎大将一说,但陈寿仍然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合为一传,虽然排名最末,但也表示史上赵云具备与关张马黄同等的实力。
龙胆:此技能的名字取自刘备的赞誉:子龙一身都是胆!五虎大将人人都是杀,但方式却各有不同。不同于关张的力量强猛,赵云的武艺是攻守兼备,所以民间传闻他征战一生都没有伤痕。关羽虽强,总是带伤。赵云却没有受伤记录。游戏中杀闪互用,看似简单,却是赵云武艺的真实写照。
冲阵: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四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游戏中赵云杀当闪,闪当杀,发动龙胆可以冲阵拿对方一张牌,与三国演义七进七出比较契合
7、马超
蜀汉左将军,五虎大将之一,刘备登基后,他任骠骑将军,与张飞并列。实际上,马超是一镇诸侯,曾与刘备平级,一直是曹操忌惮的(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凭借其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然有勇无谋,类似吕布,一败再败,最后投靠刘备。由于其地位特殊,刘备一直给予马超较高的职务和爵位,但实际上并没有重用,也不敢重用。而马超归刘后,除了靠其威名镇住羌人外,确实也没有什么闪光点,更因惧祸,告发彭羕,后于刘备登基后一年郁郁而终。
马术:西凉军特色。
铁骑:关张力强,赵云攻防兼备,马超则是速度取胜,由于速度快,闪也没用,于是就有了这个能强制命中的技能。
8、黄忠
蜀汉后将军,五虎大将之一。中年时的黄忠一直跟随刘磐(刘表从子)及韩玄,无甚建树。投靠刘备后,开始展露其才能。三国志并无其在夺益州时的具体事迹,但却说他勇毅冠三军,而刘备也把他从中郎将升为讨虏将军,可见立功不少。汉中之战就不用说了,刀斩夏侯渊,成为史书少数能阵斩敌方大将的人物。遂与关羽等齐位。历史上黄忠死于刘备登基之前,没能活到为关羽报仇。正史中只是寥寥几字,演义中赋予黄忠更丰满的性格。老将军品格高尚,关羽不屑与他为伍,然关羽死后,黄忠大喊:“吾今为关公报仇!”舞动大刀杀入吴军,最终落得与关羽同样下场,被马忠所杀。老将军也很狡猾,天荡山一战,以俘虏夏侯德交换陈式,待得陈式安全后一箭射中夏侯德。烈弓:与马超的铁骑相仿佛,但条件似乎更容易激发。血越少越强,体现黄忠的老而弥坚。攻击范围越大则越强,体现出黄忠的箭法,配上麒麟弓更是百发百中,虽然麒麟弓是吕布的。实际上以箭法闻名于世的就只有太史慈和吕布,黄忠的箭法则是演义虚构的。
9、魏延
蜀汉后期名将,征西大将军。与演义不同,魏延其实刘备从行伍间一手提拔的将领。直至攻汉中时,魏延尚未有显著战功,多数人都看好张飞是守汉中的人选,张飞自己也很有信心,而刘备却把魏延一下子推到了汉中太守这一要职。“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就是魏延给他的明主立下的豪言壮语。实际上,魏延也基本做到了。对于汉中,魏延所用的方法是实兵围守,从没出过岔子。后来姜维欲图更大利,解围守,设游骑伏击,结果钟会一攻就破。野战方面,魏延也曾大破郭淮。历史上的魏延有勇有谋,其职位除征西大将军外,还有前军师一职,由此可见其谋略,至于在诸葛死后的事件,也并非全是魏延的错,杨仪又何尝不是心胸狭窄的小人?无论如何,魏延实无反心。魏延竟亡于此事,实在是蜀汉的损失。
狂骨:技能的名字取自两个地方,演义中诸葛亮说其有反骨,而最后他大叫:“谁敢杀我?”,既欲独自领兵偷袭长安,又在诸葛亮死后欲独战司马懿,够狂,所以称狂骨。至于吸血这个动作,则未知出自何处。
10、孟获
蜀汉南蛮之王。在国志上孟获仅是蜀国的一名御史中丞,也没有什么七擒的事迹,但在演义上却是大大的热闹。七擒七纵家喻户晓,因此孟获出卡牌的呼声是相当高的。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会认为孟获及其妻归为群雄,且孟获为主公,然而KAYAK的选择再一次令我们诧异。
孟获夫妇的活跃时期主要还是以叛乱者的身份出现,归蜀后无太大建树,其实并不合适,且令我最喜爱的人物——法正无法得以出场配合皇叔,实在痛心。不过要说道理其实也有,孟获投降后,南人不复反(演义说法,史上继续反),为蜀国大后方的平定作出贡献,而诸葛亮更抽调南中精锐作为伐魏的一支特种部队,也就是三国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名部队——无当飞军。抛开国籍不说,孟获的技能还是大有看头。
祸首:南蛮之乱,孟获是罪魁祸首。许多人都YY孟获肯定是X当南蛮入侵,这样也未免小看了KAYAK等设计师。锁定伤害来源,这个技能十分妙,孟获此人智商不高,易为人利用,但傻有傻福,因此奖惩皆归他,由不得他选择,正符合孟获的性格和际遇,这个技能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至于免疫南蛮,这个自然。
再起:本技能无疑是七擒七纵的形象写照,通过神吕蒙式的展示手牌,达到25%的回血效果,体现孟获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和老诸葛亮的互动更是符合典故。老诸葛亮通过观星,基本完配孟获,也完克孟获,就看孟获是否归顺老丞相了。另外经我连夜多局测试,本技能平均发动七次,正符合七擒七纵。这个技能也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
三国杀英姿技能的来源是什么啊
三国杀英姿和英魂的技能介绍:
1、英魂是孙坚的技能,效果是回合开始时,如果受伤就可以让一名其他角色执行下列两项中的一项:摸X张牌,然后弃一张牌;摸一张牌,然后弃X张牌,这里的X为你已损失的体力值,每回合限一次。
2、英姿则是周瑜的技能,效果是是摸牌的时候多摸一张,孙策在觉醒后也会去拥有这两个技能。
注意:在游戏《三国杀》中,武将孙策的技能英姿和英魂是觉醒技魂姿的衍生技能,只有在发动了魂姿后才能获得这两个技能,否则无法使用它们的效果。英姿来源于周瑜的技能,英魂来源于孙坚的技能。
魂姿:觉醒技,准备阶段,若你的体力值为1,你减1点体力上限,然后获得"英姿"和"英魂"。
英姿:摸牌阶段,你可以多摸一张牌。
英魂:准备阶段,若你已受伤,你可以选择一名其他角色并选择一项:1.令其摸X张牌,然后弃置一张牌;2.令其摸一张牌,然后弃置X张牌(X为你已损失的体力值)。
三国杀貂蝉技能决斗伤害来源
三国杀貂蝉技能决斗伤害来源?
你好,貂蝉的真实伤害来源于她的被动技能一语花印,而且她的技能可以叠加好几次,叠加了4层之后才会爆发真实伤害,貂蝉的技能对于新手来说还是不好操作的,可以多练习练习,这个2技能配合着1技能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而且貂蝉完克射手虞姬,小诸每次玩虞姬的时候碰到貂蝉这样的对手都不会正面交锋,真的打不过。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杀武将技能来由
夏侯惇:刚烈:夏侯惇好学、专师,为人刚烈,14岁时有人羞辱其师,他便将那人杀死。在从曹操讨吕布时,惇为布将曹性射其左目,惇拔矢啖睛,杀性,两军无不骇然。
夏侯渊:神速:夏侯渊随曹操常年转战各地,克昌豨,剿雷绪,攻马超、逐韩遂,灭宋建,平诸羌,当时号称“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战功极多,建安十一年(公元二〇六年),八月,昌豨二叛,曹操派遣于禁攻打,不克,遂又派夏侯渊与于禁同攻昌豨,攻落其十余座据点,昌豨因与于禁熟识,遂赴于禁营投降,于禁以“围而后降者不赦”,斩昌豨。夏侯渊回军后拜为典军校尉。当时军中因夏侯渊用兵奇疾常出敌不意,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之语流传。
郭嘉:1天妒,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活了37就死了,天妒应该就是这么来的。
2遗计,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郭嘉遗计定辽东,大概内容就是郭嘉觉得自己不行了,给曹操留了封遗书就把袁绍剩下的俩儿子搞定了,曹操得以全面一统北方。
荀彧:1驱虎,刘备得徐州后,荀彧为曹操献计,册封刘备徐州牧,并令其征讨袁术,是为“驱虎逐狼”之计。
2节命,节命的意思是守节,在东汉“节命”就是忠于汉室王朝的意思,曹操许田打围时曾用天子之弓中一鹿,其下属文武俱高呼万岁,关羽欲拔刀杀之,刘备以目止之,这个情节应该很多人知道,当时曹操手下文武唯独荀彧摇头叹息,表示荀彧仍忠于汉室王朝。
司马懿:1反馈,这个我个人理解是以三国演义小说为依据,司马在诸葛亮身上多次吃瘪得到的技能,但是最后仍是司马懿笑到了最后,有点灰色幽默的意思,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2鬼才,史书称司马懿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这个能变判定牌的“鬼才”是不是因为小说中“火烧上方谷”时突然来一场大雨,进而变成了司马的技能呢?欢迎大家讨论。
张辽:突袭: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另一说二千)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威震敌国,名威天下,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尚不敢与其一战。吴国有小孩哭声不止,其母言:“张辽来了”,孩童即无再啼。
曹仁:据守: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外曹仁在据守樊城对抗关于时也有出色表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baike.baidu.com/view/16837.htm。
许褚:裸衣: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
典韦:强袭:这个技能是典韦出牌阶段可以可以弃一张武器牌或自减一点体力对攻击范围内一名角色造成一点伤害,应该是出自三国演义小说里典韦的两次救驾,一次我记不清是哪一回了,说的是曹操骑马,典韦牵马步行跟随,唤军卒曰“敌军置身旁十步时唤我”,然后飞小戟杀人无有不中,第二回是小说里的第十六回,张绣降而复反,使胡车儿盗典韦双戟,典韦为救曹操逃脱力战而亡,期间更是手舞敌人尸首为兵器,不负“古之恶来”之名。
甄姬:倾国:小说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原文:“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
洛神:出处应该是曹植为其写的《洛神赋》无疑。
比较著名的人物的话熟悉三国的就可以轻松理解了。比如刘备仁德曹操奸雄之类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三国杀技能来源和三国杀诸葛诞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