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策略
  • 2024-10-28 13:00:54
  • 0

都市天际线原型(都市天际线吕心)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都市天际线原型和都市天际线吕心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都市天际线原型以及都市天际线吕心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模拟城市都市天际线《模拟城市》的程式逻辑

城市一直变迭不定,你我走在街上,总会时时看见不同的工地,改变我们老觉得恒之以久的地景。这些改变,都是人群欲望的体现、博奕以后的结果,满足一时一地的欲求,倘一过时就自动取缔。法国哲学家德希达也提到,城市必须永远保持开放,在设计以至规划上,也预计自己无法知道城市将来会如何变化,否则城市就只能盲从计划,达致饱和,又因无法回应欲望而窒息衰亡。

然而,当城市走入电子游戏,有限的硬件注定无法模拟成千上万的居民个别的想法,只能采用某种模型,化繁为简。这一种化约的过程,只能反映当下对城市的想像,不免衍生出一系列的价值观,并扼杀其他发展的可能性,以至每一款游戏的机制里也隐含了某种意识形态,指示玩家应当如何看待一个城市。

城市模拟原型

城市模拟游戏的始祖 SimCity可谓无人不识。在首作推出时,市面上大部分的游戏都有明确的胜利条件,要不征服敌人拯救世界、要不攻略迷宫维护和平,而 SimCity这种没有终局,它缺乏故事的游戏且前所未见,大多数的发行商也认为难以销售,甚至拒绝发行。最后只有一家小公司 Maxis抱持著姑且一试的心态接下了发行权,没想到游戏迅速热销,甚至衍生出其他 Sims模拟系列,成为游戏史上销量最高的游戏之一。

开初,游戏设计者 Will Wright发现自己在设计其他游戏的地图时,得到的乐趣比真正的游戏更甚;换言之,这是一种自己打造自己的地图的乐趣,而不仅仅是玩别人的成品,于是有了 SimCity的构想,让玩家也能自行设计专属自己的地图与家园。后来,Wright受 Urban Dynamics一书中以系统互动描述城市的模型启发,就首次着手设计系统,模拟一个城市不同结构之间的互动状况,各层环环相扣且互相影响,概括地描绘一座城市的生态。

SimCity背后的系统虽然复杂,表面的游戏系统则相对简单。玩家可以把游戏区域划分成不同用途(商业、工业、住宅),以及建筑特定的设施。假如配套齐备,水电充足,有娱乐空间且远离污染、噪音,区域中的居民就会自发为建筑升级,提高相应的效率(生产更多、消费更多、居民更多......)。游戏当时可谓将市政规划的区域划分概念带到玩家心中,然而整套机制运作下去,隐含的价值就显而易见,要促进产力,让城市容纳更多居民,就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大兴土木需要钱,而迁来的人口会从而积累财富,一路发展下去。游戏虽无明确告知的成就目标,但玩家却暗自被推向单一的发展方向。

这一种对城市的想像与隐藏的趋力,认为所谓美好的都市就是要一路发展,事事但求增加产值,金钱挂帅,自然会使玩家倾向发展高密度的方格城市。电子游戏的数据只能以量运算,无可厚非,但这种模拟城市的方法明显有所局限。一方面,虽然划分成住宅、商业和工业三种区域的机制,奠定了往后城市模拟游游戏的基调,却又无意间透露,文化、艺术、休憩等等的空间被贬为次等,

这也凸显 80-9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向往,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议题尚不在乎的心态体现在游戏之中。同时亦过份著重市政规划由上而下强加的分类方式,难以反映在地居民的真切需要。另一方面,追求增值的城市观,也助长了资本主义式的想像,除了可以计量的数据以外,居民的一切欲求皆归入空无。随着后来游戏的发展,这一问题开始被重视,也证明了现实世界的关怀同时也影响到游戏内的发展。

交通物流供养城市

在 SimCity成功以后,也有不少厂商研发出其他的城市模拟游戏,分别以不同的模型去化约城市的运作。后继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时改换年代,有时突出城市的不同面向。之如最新 2014年版的 SimCity就强调了不同城市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不似其他作品一样,必须在同一个城市消化、处理所有欲望,虽然游戏实践时问题多多,概念却饶有深意。

2015年的 Cities: Skylines却摇身一变,成了城市模拟游戏中最受传颂的作品。Cities: Skylines由 Colossal Orders开发,该公司在此之前设计的游戏,多是模拟不同的交通系统,玩家需要精细地设计铁路系统里的每一个细节,是以 Colossal Orders转型设计城市模拟游戏时,也就尤为凸出“交通网络”的功用,一切显得自然而然。与同类游戏一样,Cities: Skylines也是以区域划分作为城市发展的躯干,不同的是,玩家必须先建设道路,游戏才会容许玩家决定路旁的区域用途,较之同类游戏任玩家自由建设,这一套设定已使玩家辨清主次,道路就此成为了城市的骨骼。

换言之,我们可以说 Cities: Skylines把整个城市发展的逻辑归因于“交通网路”之上,交通的顺畅与便利才是当代都市成功的关键。

平常,我们在城市里移动,交通系统之便利与普遍,几乎使人忽略了它的存在。而塞车的时候却异常难耐愤怒不已。在 Cities: Skylines里,交通系统则被推成问题的症结,是城市运作的核心之处。市民需要通勤,生病、娱乐也得倚仗交通抵达地点,火警需有消防车到场扑灭,垃圾得移送堆填区,甚至居民在家中死亡(这是多么奢侈的事),也得有灵车运走尸首,否则会引发疫症。

工业和商业方面,原材料需要运入,成品也必须出口。凡此种种,都共用一个交通网络,玩家若不细心处理,城市就会迅即瘫痪,无论市内的交通,抑或连接外界的高速公路,也会挤个水泄不通,城市的欲望就此滞于路面。城市一直发展,玩家最先发现的问题竟是源源不绝的交通挤塞。

Cities: Skylines中的交通系统极为细致,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和道路用途,不同路段的交叉路口也会影响车队的行进节奏,间接促成或避免堵塞。即使是火车轨道,转弯的角度也会影响列车车速,减低运货效率。而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产出和需求增加,玩家也得管理城外的高速公路,令所有车辆能最快地抵达目的地。因此,玩家就需要研究不同的道路连接方式,尽量减少交通灯,甚至建立公共运输系统,减轻路面负担小如巴士站的置放位置也可控制(玩家甚至可以聚焦于其中一位居民,看他一整天的活动,在哪些地方会遇到交通瓶颈)。

由是,Cities: Skylines真正令玩家接触到城市设计以及基建的重要性,玩家也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更为留意这些事情,例如错综复杂的高架路如何架设,十字路口有何设计规则,回旋处与交汇处的不同设计如何疏通车群.......简而言之,玩家对城市欲望的传输网络就此更为敏感,而且更有活在这个城市内的感觉。

当然,Cities: Skylines模拟城市的方式也有潜藏的价值观。游戏隐含的目标仍是增加人口、积累财富、扩充城市等等王道目标。而其交通系统,家家户户派出的车辆总会选取“最佳”路线,务求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标,正正有一种效率至上的盲目感。记得,有次在地铁听到一段母子对话:“你坐车可不是为了兜风的,你坐车是为了去一个地方,你的目的地是什么?”“就是沙滩嘛。”游戏中的母亲所展示的就是一种工具主义,而人在途上除了等待别无价值,因此必须压缩这个空档。

现代社会中,这一种极力追求线性,只在乎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思维,早已潜入生活每个角落。游戏化以后,则更见自然。不过,Cities: Skylines中交通容易挤塞的问题,至少也昭示了城市过度发展的弊病,引发玩家反思。

社区导向生态平衡

大多数的城市模拟游戏,玩家也是扮演市长的角色,由上而下地决定整个城市的导向。由是,玩家容易因规模而失却视野,当初发源的小地,发展后早已抛诸脑后,游戏一直推动玩家着重城市大围的发展,甚至可谓只彰显了市长个人的欲望,相对地,就忽视了每一个小社区个别的需求(这岂非香港现在的写照么)。

近来在 Steam平台的 Early Access中推出的游戏 Block’hood,则采取另一种方式去表现城市。严格来说 Block’hood不是一款城市模拟游戏,在其中你不会看见幅员广阔的领土,玩家并不是在相对现实的环境下建设城市,而是在极有限的土地里向高发展,一格格地推砌不同的部件,建成一座高楼。

虽是如此,Block’hood与城市模拟依旧相近。在游戏中,玩家可以组建不同的单位,例如发电机、家居、树木等等,每一个单位都各有需要和产出,家居需要电力和休憩空间,但会生产劳动力,树木则需要水份,但会产出氧气,不同的单位互相依存,有如一座城市一样。想来就有如法国建筑师柯比意(Le Corbusier)本来构思的公共屋邨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

从游戏名字已可看到,游戏较着重于经营一个社区(block:街区、大楼;neighbourhood:近邻、社区)多于营运一整座城市。在有限的环境里,Block’hood并不似同类游戏,可以划分不同区域的用途,每一个单位也得独立建造,如此就更侧重于每个个体的功能。本款游戏有趣之处在于,设计者将一个社区视作完整生态,各个部件之间各取所需,重点在于平衡。系统不允许建造垃圾堆填区,每个住宅单位产生的废物物,必须由社区其他的设施消费处理,例如废水则可用以养殖水藻,如果某些部件一直缺乏输入,就会遭到废弃。由是,玩家必须好好管理整个生态的产入与产出。

相比其他的城市模拟游戏,Block’hood显然对于规模较小的单位更为关注,着重的是可持续性,而不是无止尽的扩充和发展。而且,游戏中的各种资源分类细致,项项各有名目,更是游戏操作的核心,较之同类游戏各种资源面目模糊,可谓大为不同。在这里,资源并不仅仅是一项附属数据,是赚钱以外必须处理的副产品,而是可供活用的物力,即使是废弃物也能循环再用。如此的设定,自然令玩家不会只着眼于滚存财富,将先前城市模拟游戏里的隐含价值完全打破。

都市天际线原型(都市天际线吕心)

Block’hood的玩法变化暂时仍是略嫌不足,不过游戏尚在 Early Access,大有发展空间。往后开发完成以后,能否得到玩家青睐,能否完善玩法、加深层次,仍是未知之数。不过,聚焦于社区并追求生态平衡,讲究城市的永续发展与可持续性,抵御金钱挂帅的概念,似乎则是城市模拟游戏值得借鉴、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当我们在萤幕前戮力建设专属自己的城市,或许也应在过程中留心游戏有否预设了某种观照世界的方法,比如机制内在的专横,将一切量化的倾向,以至不同用途的空间谁主谁次。由是,下次我们漫游于城市,大抵就能更明白这庞然巨兽的运作,想像出不一样的未来。

天际线怎么发展农业【天际线农业】

一座数十层高的玻璃大楼里,长满了树木、花卉,还有蔬菜,远远望去,整个大厦都呈现出绿油油的颜色,而你知道,你所需要的食物,不是来自遥远不知名的乡村,不是来自地名陌生的农场,它就来自你所生活的城市。到那时,香港可以种植大米,东京也能种植小麦。

这就是看上去显得有些疯狂的“天空农场”(Sky Farm)理念。“空中农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学教授、微生物学家戴波米亚博士于1999年提出的理念,他希望将“向天空要耕地”这一幻想付诸现实。

天际线时代的城市生态

据人口学家估计,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92亿,需要再增加相当于巴西大小的耕地面积用来生产食物,而耕地有限、地球变暖,这促使科学家们研究解决方法。

既然难以增加耕地面积,城市无法向外扩展,那么向上发展成为一种出路。戴波米亚博士认为,传统的“地平线农业”已经过时,“天际线农业”时代已经到来,为城市扩大农业生产面积还不如将农业融入城市,实现城市的自给自足。2007年底,“天空农场”理念被美国著名的科技创意杂志《连线》评为年度“十大最疯狂改造地球”的方式之一。

标准的“垂直农场”可以有30层,建筑外部全部采用透光材料,看上去与普通摩天大楼差不多,并被描绘成圆柱体、梯形、金字塔形等,以极大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作为主要能源。各楼层都是一块农地,像筹码一样叠放着;装有复杂的电子灌溉、测量、警报、循环等系统,实现营养液、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确保无污染、低碳排放。

在这样的天空农场中,农作物不会因天气灾害、病虫害而造成损失;收获的是没喷洒除草剂、杀虫剂、肥料的有机农产品;并减少了矿物燃料的使用;极大地减农作物对土地的占用,还大地于自然,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减少因争夺自然资源而引起的军事冲突等。

摩天农业的经济现实

天空农场的这种颠覆性理念能够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吗?建造的过程中需要混凝土、钢铁、砖石,还会动用大量的运输成本和占用本就拥挤的城市用地,所有这些资源的使用是否会使得天空农场节约资源的理念变成一种空想?

虽然有关拉斯维加斯将要于2010年建成全球首座天空农场的报道后来被证明是假新闻,但天空农场却并非毫无可行性的空中花园,它远没有日本公司提出的建造4000米高、可居住100万人的超级建筑那样遥远而匪夷所思。

戴波米亚博士的“垂直农场工程”报告从建筑设计、能源、循环系统、楼层用途等方面论证了垂直农场的可行性。按照他的估算,一个基础的天空农场要5000万美元,30层高的则需要5亿美元,用5亿美元建造的一座天空农场足够养活5万人,如果这些人一年花在餐饮上2000美元,那么这些人一年要消费1亿美元。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无疑表明在具体操作上,垂直农场也是可行的。

如果切实可行,只需要150座30层高的天空农场就可以养活整个纽约城。

都市拥抱乡村

然而,改变城市发展方向的天空农场理念,是需要得到城市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的。虽然之前曾有十来家美国媒体报道过,天空农场的知名度还不高。

因为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报告”的访谈,“天空农场”的知名度大增。访谈节目后一天,网站的点击量从原来每天400次剧增到40万次。纽约曼哈顿区区长斯科特看到天空农场的访谈后,非常关注,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想象曼哈顿地区的这样一个生产农作物、养殖动物的摩天大楼。目前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估算“试建一座天空农场的耗费”,并计划在未来将这一研究报告提交到市长办公室。

尽管离现实尚远,但让都市同时拥有乡村的功能,却一直吸引着建筑师和科学家们。西雅图的建筑公司Mithun开发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天空农场建筑设计,这一设计混合运用了很多绿色建筑的策略,采用在西雅图市区的商业和住宅区的复合设计。简单来讲,背面是住宅,正面则是一块一块的梯形平台,相当于将我们现有住宅的阳台拉长拉大,并伸向空中,这种结构的好像是整幢大楼变成了一个有机体――完全的自给自足和适应周遭环境,它能从雨水中摄取足够的水和能量,水收集和再利用,太阳能电池,蔬菜、谷物生长空间和养鸡场,所有的这一切都建在市区中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上。

在拉斯维加斯,尽管2010年看不到天空农场的出现,但这个永远出奇不意的城市,仍然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出现天空农场的地方。当然,即使有一天它真的出现了,这些精贵的食物也不会轻易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而更可能以一种优雅与精致的面貌,标着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出现在**和宾馆的餐盘里。即便如此,作为一种原型,这个空中农场也有极大的潜力为未来带来兴奋,如果它被证实有利且可靠,它就极有可能成为无数个未来可能出现的空中农场的第一个。

德国玩几天合适

通常至少保证在德国本土的时间在一个星期左右,所以加上往返路上的时间8-10天比较合适。

1.再现童话中的城堡,慕尼黑经典2日游

天数:2天景点:9个全程:230公里

此行去了:慕尼黑>富森> Hohenschwangau>慕尼黑

行程标签:经典城市观光品味建筑

二天的时间略有点紧凑,但也可以将慕尼黑市内的经典景点都给体验,同时还不会落下最经典的德国美食——猪肘。第二天则可以去看下天鹅湖中城堡的原型。

2.漫步科隆2日游

天数:2天景点:9个全程:5公里

此行去了:科隆

行程标签:休闲舒适人文参观博物馆城市观光品味建筑宗教文化游

在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中悠闲漫步,感受霍亨索伦桥、科隆大教堂等建筑的时代韵味。参观巧克力博物馆、体育博物馆、香水博物馆,既好玩还能给自己充充电,不亦乐乎。

3.法兰克福经典三日游

天数:3天景点:17个全程:6公里

此行去了:法兰克福

行程标签:经典休闲参观博物馆城市观光品味建筑场馆参观坐游船

法兰克福,一个商业和文化的动感之都。传统和现代、商业和文化、动感和宁静,从来没有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个城市里面。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与保护得极好的历史天际线形成鲜明的对比。美茵河两岸星罗密布的博物馆、法兰克福大教堂神秘的哥特风格、还有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歌德的故居、这些都为现代化的法兰克福增添了一份文艺气息。花上三天时间在法兰克福进行城市漫游,你将会发现这座城市别有一番风情。

4.柏林经典城市3日游

天数:3天景点:17个全程:117公里

此行去了:柏林>波茨坦>柏林

行程标签:经典参观博物馆城市观光

柏林的景点比较集中,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柏林墙、御林广场和波茨坦广场都不算远,自驾玩的话很方便,当然,喜欢暴走的驴友不妨锻炼下脚力。

5.德国+奥地利+捷克13天休闲游

天数:13天景点:42个全程:6159公里

此行去了:汉堡>都柏林>柏林>慕尼黑>贝希特斯加登>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贝希特斯加登>萨尔茨堡>布拉格>维也纳>布拉格>维也纳

行程标签:经典深度全景休闲人文城市观光逛特色街逛夜市品味建筑宗教文化游夜游场馆参观

优美的湖光山色、金碧辉煌的古堡宫殿、高雅大气的古典音乐,还有香醇浓厚的巧克力,位于欧洲中心的奥地利满足你所有的浪漫想法!

6.法兰克福博物馆区一日游

天数:1天景点:5个全程:1公里

此行去了:法兰克福

行程标签:人文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区是法兰克福的艺术与文化区,这里集中了十多个不同类型的知名博物馆,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一个特殊的博物馆景区。花上一天时间在这里,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能满足不同爱好者的需求。

约克大教堂约克大教堂在哪个城市

1、英国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英国最古老的建筑排行榜2、小众游:最值得一游的10个欧洲中世纪城市3、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英国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英国最古老的建筑排行榜

英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建筑风格有着自己的特色。到现在仍旧保留着很多古建筑,去英国旅行的时候,可以去体验一下,这些古建筑独有的风采。那么英国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呢?下面带来英国古老建筑排行。

英国最古老的建筑1.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这个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

2.伦敦塔

早在11世纪80年代,征服者威廉(1066-1087)开始修建伦敦塔,占地18英亩。经过数代君主的扩建和修整,曾作过堡垒、王宫、监狱、皇家铸币厂和伦敦档案馆,现为王冠、王袍、兵器和盔甲陈列馆,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温莎堡

温莎城堡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1070年建造,初为木构城堡,后经历代国王扩建,逐步臻于完善。现在规模是经十九世纪乔治四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扩建后形成的。温莎堡占地13英亩,为英最大城堡。历史上是一些英王的出生地、举行婚礼的场所、囚禁处和墓葬地,也是王室成员的住地。

4.斯特灵城堡

虽然早在史前时代此处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但直到1110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在此处兴建一座礼拜堂,才第一次有了实际在此处设有建筑的正式纪录。斯特灵城堡位于斯特灵老城中77米高的悬崖上,曾是苏格兰国王的王宫。在英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苏格兰玛丽女王、詹姆士六世也在这座城堡里住过。这座城堡在整个苏格兰乃至大不列颠都是标志性的建筑。

5.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最早成立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1]涌现出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培养了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以及国家元首等优秀人才。

6.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郡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郡,创建了剑桥大学。

7.约克大教堂

教堂始建于公元627年,当时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后来在内战中被战火摧毁。1066年,诺曼人攻占了约克,1080年建造了第一座诺曼式的教堂,至今仍可以看到这个教堂的基石和地下室。来到约克,一定不能错过约克大教堂,约克大教堂是英国最大,同时也是整个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公元1220年开始兴建,并于公元1470年代完工。

8.卡那封城堡

卡那封城堡是西北威尔士圭内斯郡境内的一座中世纪建筑。公元11世纪末期到1283年,卡那封镇内矗立着一座土岗-城廓式城堡,之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将其更换为如今的石结构城堡。在爱德华时代,小镇与城堡充当了北威尔士的行政中心,因此防御工事规模宏大。

9.ALNWICK古堡

这座城堡自1309年后曾先后是Percys伯爵与Northumberland公爵的家,占地广大的城堡为一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出自18世纪建筑设计师Capability Brown之手,美丽中带着历史岁月,即使是经过了七百多年的岁月洗礼,Alnwick城堡依旧散发着古典华贵的气息。还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霍格沃茨(Hogwarts)魔法学校的主要取景场地。

10.格拉米斯城堡

格拉米斯城堡,苏格兰闹鬼最凶的城堡,位于苏格兰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国与苏格兰的建筑风格,诺曼底式的角楼将古典的苏格兰塔楼合围。莎士比亚从这里的鬼魂传奇中得到灵感,写下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城堡还曾经接待过数不清的名人,其中伊丽莎白女王和300年前的绰号“老虎”的克劳福特公爵最为著名。

相关阅读

世界十大古老城墙排行榜

全球十大最神秘的古老迷宫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哪一所?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前十排行榜

小众游:最值得一游的10个欧洲中世纪城市

“如果是中世纪,我可以去做一个骑士,把你的名字写上每一座被征服的城池。”

——《恋爱的犀牛》

1.法国卡尔卡松(卡卡颂)Carcassonne

卡尔卡松(Carcassonne)是法国南部的一个中世纪要塞城市,人口约4万,隔比利牛斯山与西班牙相望。卡尔卡松城堡号称是欧洲现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固若金汤的中世纪古堡拥有内城与外城的双重城墙,内墙是罗马式城垒,外围为哥特式城墙,内外城各26座箭楼。卡尔卡松的历史可追溯到罗马·高卢(Roman Gaul)时期,而城市的城堡则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由于城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当时由大西洋至地中海,以及由西班牙至法国中心两条历史上重要的贸易通路的交叉点,所以在此修建防御工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梅里美的游记体散文《法国的南方》里有写法国有个天造宁美的地方叫卡尔卡松,“壁垒,塔楼,棱堡,城垛,碉楼,还有成片的葡萄园,舒缓的河流和荫翳的道路。真是奇异无比,浪漫到家了......”

又如果,你和我一样喜爱玩桌游,那么一定觉得这个城堡名字耳熟能详。卡卡颂(中文译名)是一家德国桌游公司出品的策略性版图游戏,曾经得过2001年的Spiel des Jahress德国年度桌游大奖,是新手桌游必推的几款经典游戏之一。

卡卡颂城堡的颜值就和同名桌游一样非常可爱,它耸立在奥德河陡峭的河岸之上,童话般的塔楼和城墙俯视着下城区。越过城堡的吊桥,进入那波内斯桥门,穿过古街,便可达小镇中心,漫步在中古时期的石板道上,或绕行古墙壁垒,浓浓的中世纪风情让人不由想起中世纪的骑士英雄。

2.西班牙托莱多 Toledo

西班牙的托莱多古城坐落在一个山丘上,始于罗马时期,曾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后西班牙王国)首都阿尔卡萨王宫城堡位于托莱多的最高点,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古罗马时代这里就是要塞,十一世纪这里成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皇宫。位于北侧的比萨戈拉门(Puerta de Bisagra)是托莱多城的正门,门上刻有卡洛斯一世御赐的托莱多城徽:由双头巨鹰和帝国徽章组成。城墙上则刻有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给托莱多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西班牙城市之光”。古城沉静、厚重,朴实、内敛,平淡之中,有着悠远而又绵长的韵味,置身其中,既可以想象它昔日的繁华,又可以感受到繁华褪尽后的一丝萧索。

去西班牙游览托莱多古城,除了城堡外,还有惊喜发现——托莱多圣母主教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Toledo,这座哥特式建筑真是美丽炫目到难以用人类的语言形容,难怪被称为西班牙三大教堂之一。

3.比利时布鲁日 Bruges

比利时古城,旅游胜地,西佛兰德省省会,是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文化名城。“布鲁日”在佛兰德语中有“桥”的意思,由流经市内的莱伊河上的一座古罗马桥梁而得名,14世纪为欧洲最大的商港之一。布鲁日被誉为"北方的威尼斯"。

布鲁日的美在于整个古城的完整与和谐。不用挑选日子和心情,雨天古朴宁静,晴天清新亮眼,阴晴四季皆有不同风韵。也不用特别设计游玩路线,石子铺路、青苔小桥、砖红屋顶石砌教堂,这座中世纪的古城步步是景,惊喜总是悄悄掩藏在下一个街角。布鲁日被护城河环绕,三条运河如网般穿入市中心。爱之湖是比利时城市布鲁日中心南部的狭长湖泊。1969年之前曾有一个哥特复兴式城堡,城堡拆除后,门楼和园林被保留下来。

相信很多人因为电影《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这部电影了解到布鲁日,爱上这座中世纪以来传承至今的古老城市。(顺带提一下,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也是超美哒。)

4.意大利佩鲁贾 Perugia

佩鲁贾(Perugia)是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的首府,位于意大利中部,罗马的北部。佩鲁贾位于山地丘陵,所以整个城市的海拔略高,有465米。在城市的高地上可以俯瞰台伯河中游谷地和特拉西梅诺湖。佩鲁贾保留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系列建筑,城内的街道是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狭窄而曲折,上上下下的台阶随处可见。十一月四日广场是佩鲁贾的历史文明中心,也是佩鲁贾人民的生活中心,甚至被选入了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列。

佩鲁贾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巧克力之都(另外一个城市是都灵),每年十月中旬的“欧洲巧克力节”绝对可以让你的嘴停不下来。意大利国宝级巧克力Baci的原产地就是佩鲁贾,象征着热烈的爱情。每一颗Baci巧克力中都会藏有一张写有“爱的箴言”的小纸条。情人节(瓦伦丁节)也和佩鲁贾息息相关哦,其中典故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下。

5.爱沙尼亚塔林 Tallinn

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Tallinn)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别阿就坐落在上城。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里有拉科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城的象征。新城的中心是维卢广场,一条大街由广场一直通往老城。

第一次听说“塔林”这个名字,是我最最最爱的SF小说碟形世界(Discworld)。作者Terry Prachett爵士曾说过,碟形世界中安克·莫波克(Ankh-Morpork)双城的原型就是塔林,所以它成为了我欧洲旅游计划的必游之地,一定要去亲眼看一看。

6.英国约克 York

约克位于英格兰东北部,是英国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最初由罗马人兴建,后来罗马人撤退,经过撒克逊人统治后,约克再度为外来的维京人接管。现在的名称约克(York)就是从维京语约克(Jorvik)转变而来。约克古城墙,始建于罗马时期,扩充于中世纪,踞于叠土而成的高阜之上,蜿蜒逶迤,绕旧城一圈。

英国最美街道——The Shambles被评为英国最美的街道之首,是约克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之一,英国最古老的街道,也是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街道。The Shambles古街地上铺满鹅卵石,街道两边的房子向中间倾斜,房顶几乎相接。Shambles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Shamel,原意为货摊(booth)或长凳(bench),曾被称为Flesshammel(意思是肉),因此也有人将它译为"肉铺街"。

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公元1220年开始兴建,历经250年才完工。

另外,来到约克,如果不去贝蒂茶屋(Bettys Café Tea Rooms)品尝一下下午茶,就实在太可惜了。Betty's Tea Room是约克一家享负盛名的茶点店,深受当地人欢迎。记得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喝到正宗传统的英式下午茶。多年以前和好友同学去约克玩的印象已经有点淡,以后一定要重访古城。

7.德国雷根斯堡 Regensburg

雷根斯堡(Regensburg)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慕尼黑以北140公里处。从石器时代开始便已有人居住在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边,2006年考古发现的凯尔特人墓穴,将雷根斯堡的历史追溯到了大约公元前400年。

它历史悠久,自罗马时代便是沿多瑙河的重要城镇。窄窄的石板路曲折蜿蜒,旧城区内大教堂屹然耸立,教堂周围各式砖红色的房子,构成一幅古老的风景画,特别是隔着多瑙河眺望街市,那种古香古色的气氛令人叹为观止。

8.意大利托斯卡纳圣吉米亚诺 San Gimignano

圣吉米尼亚诺风景秀丽,是往返于弗朗西斯科和罗马之间朝拜圣地者的重要物资补充地。当时控制这个城市的贵族家庭,在这里建造了72座塔楼以表明他们的富有和权力。

古城位于意大利的中北部,是托斯卡纳的一个中世纪小山城,以中世纪建筑物闻名于世,当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十几座高塔了。我爱玩的著名电玩游戏《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系列里也曾经出现过 TUSCANY/SAN GIMIGNANO,话说,这游戏的精髓之一就是在欧洲各古老名城的建筑尖顶上跳啊跳啊

9.英国爱丁堡 Edinburgh

爱丁堡,苏格兰的首府,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和最美丽的英国城市之一。爱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是苏格兰和爱丁堡的重要象征。它坐落在爱丁堡市内的一座死火山的花岗岩顶上,从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海拔120米,从上面可以俯瞰爱丁堡全城的景色。

爱丁堡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爱丁堡城堡于6世纪就成为苏格兰皇室的堡垒,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早200多年,比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从古代战争的意义上说,爱丁堡无疑是最坚固最险要也最难攻克的堡垒。城堡筑于一个海拔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便固若金汤,敌军纵有千军万马,对它都无可奈何。这也是其它古城堡难以匹敌的。

爱丁堡城堡也是“另一个女王”苏格兰玛丽女王(和伊丽莎白女王齐名)的华美城堡,荷里路德宫历史上曾发生许多事件都和她有关。

当年印象最深的是和穿着苏格兰短裙吹风笛的街头艺人合影、在爱丁堡空旷的的城墙上吹着风听Scotland the Brave这支曲子感动到流泪(听名曲的感受和情境是息息相关的),还有和同学偷偷坐到城堡大厅的王座上扮Lords and Ladies

当然也有遗憾,每年夏秋季,爱丁堡要举行为时三周的国际音乐节、戏剧节,还有盛大艺术节嘉年华游行。之前没赶上,那么就当作重游时候的的一个念向吧。

10.捷克布拉格 Prague

布拉格是捷克首都,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石桥,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以及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等。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

电影《布拉格之恋》根据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以这个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东欧,还有一座名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也是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地。

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的地方又那么多。然则,现实一点来说,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活在当下,就应该最想去的地方优先去。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各自的教堂建筑风格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继承古罗马的建筑风以外,两个新帝国的教堂建筑都体现了很好的创新精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有哪些吧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

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拜占庭教堂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主要有四个特点: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建筑特点:

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建筑物:

圣彼得堡的康斯坦丁堡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罗马风格(Romanesque)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的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的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建筑特点: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在罗马式繁华的教堂艺术风格之中又有最典型的两种:伦巴第(Lombarda)和诺曼底(Normanna)。还有意大利米兰的sant'ambrogio大教堂,它是典型伦巴第风格。它是第一个使用拱肋来加强交叉拱顶的教堂。伦巴第风格的建筑给人很强的节奏感。而诺曼底风格的教堂又要比伦巴第风格的教堂显得更加精致优雅,最著名的就是英国Durham的Cathedral大教堂。说到罗马式建筑不得不提到雕塑。教堂雕塑也是十分典型的,其在教堂建筑中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艺术不应该独立存在,每种艺术都得以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为建筑所创造。在这样的观念下。雕塑、绘画都是臣服建筑这个主体。常常运用杏型结构既然是宗教建筑,怎么能少了著名的耶稣受难象呢?

代表建筑物:

古罗马皇家浴场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

比萨斜塔

罗马角斗场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三、哥特式(Gothic)建筑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这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

代表建筑物:

科隆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

兰斯大教堂

欧洲十大中世纪哥特式教堂:

01.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沙特尔大教堂不仅是法国哥特式建筑鼎盛时期的极佳代表作之一,且教堂迄今仍保存完好。大部分原有的彩色玻璃窗依旧健在;教堂的整体架构自从13以来也仅仅只有轻微的变化,几乎保留了最初的模样。

02.圣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

圣母百花大教堂从1296年开始动工建设,到1436年正式完工,前后历经了140年。它不仅是一座极其美丽的教堂,而是是佛罗伦萨的城市象征和名片。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外观遍布由绿色、粉红色和白色组成的大理石彩瓷,独特而亮丽。圣母百花大教堂不仅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且直到现代,教堂的圆顶规模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即使现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圆顶都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砖穹顶。

03.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在长达数世纪里都是德国科隆最著名的地标建筑。科隆大教堂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时至今日,它的门面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这座著名的大教堂矗立在4世纪的罗马神庙的遗址上。目前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起始于1248年,一直持续了600余年,教堂才算完工。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科隆天主教大主教的所在地。

04.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是位于巴黎第四区的一座美丽至极的天主教堂。教堂于163年动工,几乎到了1345年左右才基本完工。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貂鼠和彩色玻璃的完美代表。在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的许多雕塑和珍品被损坏或摧毁。1804年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皇帝。

05.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

约克大教堂是北欧最大的两个哥特式大教堂之一(另外一个是科隆大教堂),牢牢控制着约克古城的天际线,非常壮观。约克大教堂的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建筑在英国的发展的主要阶段的特征。教堂于1230年左右开始动工,一直持续到1472年。约克大教堂的“大东窗”(Great East Window)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中世纪彩色玻璃。

06.塞维利亚大教堂(Seville Cathedral)

塞维利亚大教堂矗立在梦哈德清真寺的遗址上,是为了纪念收复失地后证明塞维利亚的权利和财富而建设的。在16世纪教堂完工的时候,塞维利亚大教堂一举超过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教堂。现在,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全球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球第三大教堂。教堂的建造者采用了清真寺的一系列元素,使得塞维利亚大教堂更具特色。

07.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

米兰大教堂是坐落在米兰广场的一座十分宏伟十分精致的哥特式大教堂,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1386年,米兰大教堂在大主教安东尼奥·萨卢佐主导下开工,其风格属于后期的哥特式风格,更具法国特色。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足足花了五百年才完工。

08.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

兰斯大教堂地位极为显著,有众多的法国君主在这里正式加冕。兰斯大教堂在13世纪末完成建设;在14世纪的时候,兰斯大教堂又被增添了一个西门。

09.布尔戈斯大教堂(Burgos Cathedral)

布尔戈斯大教堂是位于布尔戈斯的一座中世纪的大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教堂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哥特

漫游者 ‖ 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撰文:大地倚在河畔

面对城市某些困扰时一些城市人常说:我讨厌城市,到处是石屎森林,我家周围应该有山有水,有草地有树林,有宽阔的空间,环境宁静充满自然气息……

生活在城市的人得享城市种种便利与好处。但往往又想兼得乡村生活的好处,认为这是对自然的向往。还觉得城市远离了大自然,非自然之物。这种看法将城市与自然对立了起来且曲解了城市。对此,我要说的是:我们从来就在自然当中,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对于人类,城市是最重要而必然的存在方式。

人类为了生存而聚居。那些聚居地从村落、乡村、集镇等逐步演变产生城市。7000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即苏米尔人的城市,至今,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最初的城市都是自发形成的,彼此并无相互交流的过程,完全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自然演变。可以说,从最初的原始聚落到全球各地最初的城市,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河谷、黄河流域、中美洲秘鲁等的古老城市,乃至此后各个时期的城市发展,根本意义上都是出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本能。它们既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其自身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构成。

城市是人类的创造。许多人由此认为乡村才是自然的,城市是不自然的。其实,城市与乡村同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两者只是聚落的不同形态,而且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研究显示早在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出现时,城市的胚胎结构已经存在于乡村之中。远古乡村各种构造形式,包括屋舍、祠庙、灶台、沟渠、村道、晒场、谷仓等等,后来在早期城市形成过程中,就演变成为城墙壕堑、公共建筑、民居、街道、广场等。城市所有的结构形式,其原型都来自于乡村。和乡村一样,它的每一部分都是自然界原有之物。这些结构形式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变得更加复杂。由是,为何唯独乡村是自然的呢?

某种意义上,城市这种广布于地球表面的人类构筑的巨大团块,就如同我们在亚热带森林中看到的巨型蜂巢,或在非洲大草原上看到的庞大蚁穴,有谁会怀疑这些巨型蜂巢和庞大蚁穴不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呢?由此而言,我们人类的城市与这些巨型蜂巢和庞大蚁穴并无区别。城市是特殊且更复杂的聚落形态。

当然,城市脱胎于乡村却不同于乡村,它不仅规模大及人口密集,重要的是,它有各种各样的人,它具有人口或职业的多样性,这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本质特征。用城市学家的话来说,城市是异质个体的永久定居场所。但是我们能够因为城市与乡村有区别而认为其不属于自然吗?事实上,城市即使发展得再复杂,它的所有结构形式都可溯源于乡村,它的全部物质都是自然界中所有的。诚如思想家及城市学家芒福德所言:“古往今来多少城市都是大地的产儿……城市是自然界万般事实中的一种”。

绝大多数市民当其表达对城市的厌倦以及指责时,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城市的放弃。其中真正愿意远离城市过纯粹乡村生活的并不太多,至于像美国人比尔·波特所著《空谷幽兰》一书描述那样远离俗世隐居深山老林的,则更是极少数。我的一位朋友在距离广州中心城区约30公里的花都区购置了一处别墅,节假日不时前往休闲度假,但他主要的工作生活仍然在城市中心区。他说他不会放弃城市中心区的生活,即使退休之后亦然。

据观察,迄今广州市民在乡郊二次置业时,大多选择在距中心城区约50公里或不超过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在我国,随着城轨等城际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以及济南、重庆等重要城市近年先后提出了“一小时生活圈”乃至“半小时生活圈”概念。房地产发展商在其项目选址时也通常以此标榜,强调楼盘与城市或中心城区的便捷连接。这种趋向及情形,恰好印证了人们对城市的依恋不舍。所谓“一小时生活圈”,是指从此城到彼城或从中心城区到楼盘所在地的交通时间距离,人们要求这种近距离,说明他们并不真的打算告别城市,而仅仅是在保持城市身份基础上偶尔享受乡村生活,或者在城市与乡村两种生活之间灵活转换。事实是,大多数人无意放弃城市。

显然,城市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城市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之可以面对面接触沟通。这种接触沟通无论对于个人或是社会都是最有效用和最为必要的。这是城市的重要特质和城市种种优势与好处的重要基础。实验证明,即使在资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最便捷和最清晰的电子通讯也取代不了面对面的交流。有关分析显示,电子通讯反而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价值与需求,其与面对面交流的关系不是相互取代而是互补;城市可以聚集大量人力形成合作的力量,人口密集之处最有利于激发思维、获取观念和产生知识,以创新科技和创作艺术;城市提供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大便利,包括衣食住行的种种需要,以及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探亲会友、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乃至百无聊赖时漫步街头及到茶室或咖啡馆小坐等等,所有这一切,在城中都方便易行……

尤为重要的是,城市创造文化,它是人类文明与人类精神的载体及象征,是我们生活理念和精神世界所有精粹的汇聚之所,在更深层次上让我们获得人生动力和精神寄托。城市对个人形成强大压力,而个人又在抗衡这些压力过程中更高程度实现自我。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乃至城市的个性得以塑造和显现。显然如同个人一样,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

譬如罗马,一座由石头构筑的“永恒之城”,在台伯河下游平原的七座小丘上,矗立着自古罗马帝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老建筑或其遗址以及数以百计的教堂与修道院,还有纳沃那广场、鲜花广场和西班牙台阶。徜徉于此你会感到时间与空间也仿佛凝固了;巴塞罗那,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之城,安东尼·高迪和多梅内克·蒙塔内尔的格尔宫、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加泰罗尼亚音乐厅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的伟大建筑散布于各区。城中的兰布拉斯大街,沿街有各种精致的建筑、棕榈树下成排的凉亭、街头小酒铺或露天咖啡座,以及大显身手的街头艺人,这是让“许多人度过一生美妙时光”的全球名街;佛罗伦萨,一座艺术之城,这里有众多精美绝伦藏品丰富的艺术宫殿,譬如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帕拉提那美术馆等。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曾经生活于此。建有橙红色巨大穹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阿诺河上的老桥,是此城的标志;伊斯坦布尔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东西方之间的欧亚之城,曾经的罗马帝国、古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这里兼收并蓄欧、亚、非三大洲的思想、文化、艺术精粹,俨然一个灿烂的世界文化之都。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见证城市历史辉煌的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忧伤而动人地记录了这座城市以及城市所跨越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历史;巴黎多么浪漫、骄傲、时尚而又古典,那里有古老的索邦大学、雨果的居所和他的巴黎圣母院、波德莱尔的闲逛者足印和他的《巴黎的忧郁》、莎士比亚书店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双叟咖啡馆和花神咖啡馆、罗浮宫博物馆……

还有华夏大地的城市,譬如历史深处的古老渭城,沿着渭河之北,客舍青青杨柳依依,唐诗人王维一首《渭城曲》让这城市名传千古。这诗意的城市更是秦王朝曾经的国都,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城中曾经矗立过高大宏伟的冀阕宫廷,据说立于其上可以眺望终南而俯瞰渭水,但那些寻常巷陌就唯有我们去想象了;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伟大城市西安,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建都于此,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城中有无数文物古迹和伟大的古城墙,还有令人联想到《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大唐东市”和“大唐西市”,还可感受旧时都城街市的古风遗韵;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广州,它的老城以越秀山为背景,在连片残旧却精致的古老建筑中,屹立千年的六榕花塔和怀圣光塔与近代的石室教堂、爱群大厦等,共同勾勒了融合多元风格的奇特天际线。这是海洋与大陆的边界,城东边珠江入海处有一个宽阔的深水港湾,这古老港湾是整座城市几乎全部品格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是它使这里的人眷恋故土又思念远方,安守现实又充满想象。这种复合的禀赋,就如同那温和海风吹拂着的黄埔港湾一样深邃而开阔……

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或者心向往之的城市的名单,当然可以一直开列下去:耶路撒冷、伦敦、纽约、旧金山、温哥华、悉尼、斯德哥尔摩、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里斯本、波尔图、北京、吉隆坡、东京、澳门、上海、曼谷。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也是文化的归极;城市多么斑斓,各有各的姿彩。这就是城市——如果没有城市,世界多么乏味!

个人可以逃离城市,但人类整体却注定是离不开并将进一步拥抱城市。18世纪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近200年这一进程明显加快。据联合国统计及预测数据,2011年全球已有36.32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化率达到52.1%。预计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7.2%。我国城市化步伐也是持续加快,2011年大陆城市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不是我们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必然的选择及我们的存在方式。

最近又路过广州大学城。但我沿着华南快速干线进入城中并纵贯此地时,并没有身在城市的感觉。宽阔的道路和高架路上汽车高速疾驰,道路两旁空空荡荡几无行人,远近坡地与树木之间,偶有数幢建筑错落其间,那便是某大学的校舍或教学楼。不同院校彼此远隔不相关联。很少有楼宇紧挨路面,更少见多座建筑相连于路面形成街道的垂线密集的界面,遑论街区的多样性。与其说这是一个城区,不如说这是一处乡村。

或许作为大学城这是可取的,但类似景观在许多城市新区实在是太常见了。近年广州又先后推出了中新知识城、天河智慧城、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国际创新城、教育城、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等10多个冠以“城”字的城建项目,这足以令人震撼,并让人生出期待:这个超级巨大的城市未来将是怎样一种形态?我们选择了城市,却时常以乡村的方式来要求及建造城市。事实上城市的许多问题大多不是城市本身造成的,而恰好是我们背离了城市的原则所致。诚然,城市完全可以变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

我们在不久之前还身处乡村社会,即使生长于城市,对城市似乎很熟悉,也难免以乡村思维想象城市。但我们必须记住:城市应该是其所是,要让城市成为城市;而且城市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几乎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这是我们的本性及事物的法则所决定的。城市及其文化是自然目的系统进化的一个层次,与乡村及其文化同属一个“人化的自然”。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如果我们真的热爱大自然,那么我们就应该如同尊重与理解乡村那样尊重与理解城市。

                 (城市漫游者 2010)

~~~~~~~~~~

■本文是在作者 2010年初夏于某大学所作城市讲座的提纲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收录于作者所著《后街:日志中的城市》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5年9月第1版)

■■关于城市的阅读推荐:

□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 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第1版。

□ [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 刘戈 徐珊珊译《乡村与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年 6月第1版

20191105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 TAG标签:

相关推荐

《勇敢冲冲冲(星耀特权)》视频分享:模拟江湖武林门派建设的模拟经营游戏

《勇敢冲冲冲(星耀特权)》视频分享:模拟江湖武林门派建设的模拟经营游戏

《勇敢冲冲冲(星耀特权)》是一款模拟江湖武林门派建设的模拟经营游戏。游戏通过耳熟能详的侠客人物,快意恩仇的剧情对话,精美…

极品大将军手游变态服_手游角色单机游戏bt

极品大将军手游变态服_手游角色单机游戏bt

好玩的手游角色单机游戏bt有什么好推荐的呢?极品大将军手游变态服,上线送VIP6,8888符石,金币80W,还有一波免费…

手机网游模拟经营-模拟经营类网游推荐

手机网游模拟经营-模拟经营类网游推荐

手机网游模拟经营,没有角色扮演那样的唯美画质,也没有动作手游那样的场景,这类游戏相对比较休闲,那么有什么适合长期玩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