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松江都市天际线和都市天际线漂亮布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介绍上海这座城市
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x0d\x0a\x0d\x0a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是亚太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x0d\x0a\x0d\x0a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组成了全球最壮丽的天际线之一,而2014年将建成的上海中心,更会为“东方巴黎”添上灿烂的一笔。\x0d\x0a\x0d\x0a今日的上海,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世界文化荟萃之地。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现南汇并入浦东新区。\x0d\x0a\x0d\x0a地理环境\x0d\x0a\x0d\x0a上海市地处东经120度51分至122度12分,北纬30度40分至31度53分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x0d\x0a\x0d\x0a气候\x0d\x0a\x0d\x0a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本市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x0d\x0a\x0d\x0a面积\x0d\x0a\x0d\x0a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x0d\x0a\x0d\x0a水文\x0d\x0a\x0d\x0a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x0d\x0a\x0d\x0a地势\x0d\x0a\x0d\x0a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x0d\x0a\x0d\x0a人口结构\x0d\x0a\x0d\x0a南京路步行街是老上海的标志之一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和外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上海人口总量不断扩大。开埠时的上海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为520万人;至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81万人,是解放初期的2.7倍,占全国总人口的1%。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38人,为我国内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x0d\x0a\x0d\x0a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72‰,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75‰,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人平均期望寿命81.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80%。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中国居第一位。\x0d\x0a\x0d\x0a财政金融\x0d\x0a\x0d\x0a浦西的天际线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是上海的新兴金融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开市场操作。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分公司和办事处。上海已经成为全中国纳税率最高的城市,上海历来上交的税款达中国国内总税款的一半。\x0d\x0a\x0d\x0a1949年以前,在上海有很多外国银行和公司。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不仅汇集着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政府银行为首的原国家资本与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以及外国在华金融机构。在外滩附近聚集了各国颇具实力的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等组成了“东方华尔街”。还拥有数量众多的私人资本经营的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以下简称私营行庄公司)。经历了1927至1937年“黄金时期”的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的私营行庄公司已达105家;而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上海私营金融业的整体资金实力实际上已大大削弱,但仍有119家私营银行、80家钱庄和5家信托公司。然而到1952年底,上海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锐减至60余家。1956年初,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最后全部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x0d\x0a\x0d\x0a在1949年以后,有些上海的资本家都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x0d\x0a\x0d\x0a上海工业发达,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全国领先。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地区飞速发展,一度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轻纺、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其他还有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农业占总体经济的比例较小,大约在1.7%左右。\x0d\x0a\x0d\x0a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等原因,目前纺织业、重污染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迁往郊区或关门停业,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x0d\x0a\x0d\x0a上海经济也受到其周围省份的非经济方面的竞争。上游省份GDP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来自黄浦江上游的饮用水污染,已成为困扰上海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
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
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
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
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
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
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
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
但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际线——上海天际线。
而在建的全国最高建筑——上海塔则会使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建筑呈现“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势。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
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
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上海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历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滩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
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
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
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
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
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
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
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在上海设立海关。
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哈尔滨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松江序带装修吗
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松江序装修情况为:毛坯。
吉屋售楼营销中心电话:4006581350转36174。
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总占地88万_,建面159万_,并于2020年6月16日摘得首批用地,深哈板块中心区域的5个关键地块,总占地面积约为51.7万_,总建筑面积约为88万_,5块用地的综合容积率仅为1.73,其中四个块位于城市主干道世茂大道西延长线上,一个块位于松花江一线沿岸;项目整体规划以地块现状分布,产业布局为主方向,秉承“一带,一路,三引擎”主要思路,一带:指沿江一带,都市天际线打造城市金融之带一路:指核心中轴世茂大道,沿城市金廊打造科技创新之路三引擎:将打造以金融中心、活力中心、科技中心为核心的城际标杆。同时重金启用国际知名设计团队GENSLFER以及国内设计团队上海天华/深圳CCDI/深圳酷搏等大师团队倾情力作。金融中心,以沿江地块为基点,将联合深圳金融信息运营企业,通过与政府的强强联手,大力吸引全球重要的金融企业入住片区,将片区打造全业态的金融产业集群,成为哈尔滨金融新高地。科技中心,涵盖了华夏幸福的优势产业,将突出体现深哈板块对俄贸易交流共享的高科技的氛围,吸引俄罗斯的高新科技入住,营造成为深哈合作区中的产业新势力。活力中心,包含了高端商业、时尚零售、商务办公等功能,突出体现幸福城商业中心的综合实力,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新热点,为哈尔滨市注入新活力。目前在售的3#地块属于活力中心的核心区域,地块总占地18.7万_,总建面30.9万_,一期住宅总建筑面积为20.2万_。地块南侧为世茂大道,北侧紧邻航天公园,西侧为智谷大街,东侧则是未来将开发的2#商业与康养综合地块。
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松江序位于:松北世茂大道与智谷大街交汇处。
容积率:1.65。
绿化率:30%。
物业类型:别墅。
产权:合院70年。
点击查看: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松江序更多详细资料。
中国第一大城市是哪个
上海。
上海被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评为“世界一线城市”。上海在科尔尼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国第3位。在2019年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暨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国第4位。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全市共辖16个市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
扩展资料;
物产丰富,以港兴市,明清时斯上海经济趋向繁荣。至19世纪40年代,上海道以及江南海关衙门设于上海县城,上海地区政治、经济中心从松江府城移至上海县城,成为“江海之通律、东南之都会”。
1843年11月上海开埠,步人近代城市化道路,迅速崛起为全国经济中心。1933年,工厂数、资本额分别占全国12个大城市的36%、60%,工厂生产净值占全国总值的66%。1931年,外商对上海的投资额11.1亿美元,占外商在华投资总额的34%。

1936年,上海外贸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5%。19世纪20年代后,国家金融机构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两局(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中央合作金库)均设在上海。
1935年,有商业银行总行58家,占全国35%。1936年在沪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的营业资力占全国近一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
上海是不是中国最大城市
上海不是中国最大城市,中国最大城市是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27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占中国版图的1/40,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呼伦贝尔市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10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海拔550—1000米,为呼伦贝尔大草原;
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海拔700—1700米,构成呼伦贝尔的林区;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海拔200—500米,有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分布。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呼伦贝尔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5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