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市天际线古塔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都市天际线特殊建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都市天际线古塔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金华龙凤双塔介绍
龙凤双塔,即龙虎塔和凤凰塔,位于金华市永康江南北两岸。原塔早毁,现塔为当代重建。
凤凰塔在治西凤凰山宝严寺,与溪口相近,俗呼下塔。龙虎塔在治西水口山,俗呼上塔。龙凤双塔为永康的标志性建筑,相传建设于五代吴越天宝年间(907-920)。龙虎塔圮于清咸丰间。凤凰塔在明代圮后重建,再次圮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塔址犹存。1999年重建双塔。龙凤新塔形制同相,且较古塔高了二十多米,塔身由七层增为九层。
永康双塔历来是当地民众游览和举行宗教文化活动的胜地。双塔凌秋—胡国钧永康十景诗之九有:双塔凌秋华水湄,登高望远兴频催。手抚银汉连星灿,怀揽风光抖擞回。吕公望《华溪八景诗》中有《古塔斜阳》一首,诗前小序云:“本县古塔共有两座:一曰龙虎塔,一曰凤凰塔。
龙虎塔,通称上塔,原立于城西前(蛇)山头村蛇山(龙虎山)顶上,扼永康城出水口,与位居江南的凤凰塔遥相对峙,形成“龟”、“蛇”锁江雄伟气势。塔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塔基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平方米,高七层,条石基础,砖砌塔体,塔内楼梯盘桓可直登顶层。鸟瞰丽州,山环水绕,江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塔旁配建有寺,名上塔寺,至今尚保存寺庙古建筑两幢。寺内的青龙绕柱石刻浮雕,工艺精湛,艺术价值很高。塔址东侧悬崖上原有清代永康县令吴廷康书写的“龙虎山”大字摩崖石刻。
凤凰塔又名下塔,位于城南溪口村以东龟山(凤凰山)顶端。塔七级,内有石阶盘旋而上,可登高远眺。塔原为“普高庵”和尚所建。暮春三月,乡村姑娘常来春游揽胜,民间有“三月三、四月八,乡下姑娘嬉下塔”歌谣流传至今。城内居民习惯在“端午节”这天嬉下塔。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塔于民国十六年倾圮。
上塔龙虎塔
下塔凤凰塔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大姚县东塔有多高
大姚县东塔高约为60米左右。
东塔是大姚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和加固。该塔呈正方形,共有七层,外观气势宏伟。经测量,东塔高度约为60米左右,是大姚县城内较高的建筑之一。
实际参考价值:对于想要了解大姚县城内标志性建筑的人来说,了解东塔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东塔历史悠久,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因此在维护和保养方面也需要相应的注意。大姚县政府和文化部门一直致力于对东塔进行加固和修缮工作,确保其安全稳定地矗立于大姚县城的天际线上。
拓展说明:东塔作为大姚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除了欣赏东塔的外观和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外,游客们还可以登上东塔,俯瞰大姚县城美景。同时,东塔所处的大姚县城也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情和历史文化底蕴。
在石家庄古城正定,哪里的古建筑最出名
有这样一座古城,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这就是千古之美的河北正定城。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太行山东麓,毗邻省会石家庄,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自晋代至清末,一直是郡、州、府、县治所。悠久的历史为古城留下了瑰伟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素以“九楼四塔八大寺”著称于世。漫步古城,你能从青砖碧瓦间品味出历史的沧桑,小巷低回,你会在古老的店铺中感受到岁月的余响,古城、古寺、古塔、古街辉映出唐风宋雨,谱就一曲摄人心魄的千年古韵。
古城
正定古城,始建于前燕拓跋圭时代(公元352年),原名安乐垒。北周时期(公元578年)砌为石城,规模较小,唐按镇治扩为土城,明砌为砖城。
在周长12公里的千年古城内,分布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是全国现存国保文物最多的县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和“中国佛教文化重镇”。自汉代以后,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建筑物都有,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游正定就先从赵云庙开始。赵云庙,总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典建筑结构,其格局由广场、一进院、二进院组成,广场上有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的汉白玉塑像,再现了“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的长坂雄风。从赵云庙出来,向西望去,可以看到一处庞大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被我国权威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的正定隆兴寺。
古寺
隆兴寺,当地人称大佛寺,因寺内有一高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而得名。隆兴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龙兴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额“隆兴寺”,沿袭至今。
隆兴寺现存面积8.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由南向北分布在一条长616米的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十余座殿阁,殿后是新修复的龙腾苑。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是现存宋代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范例。现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孤例、造型独特的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倒坐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能转动的木制转轮;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举高21.3米、42只手臂的铜铸观音菩萨;设计巧妙、富于变化、做工精细、无一雷同的千佛尊。
古塔
四塔犹如镶嵌在古城大地上的四颗明珠,它们分别是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四塔均为唐代建筑,其中三塔为国家级文物,一塔属省级。华塔最美,凌霄塔最高,澄灵塔最秀,须弥塔最早。在夕阳的余晖里,登上古城墙眺望,树影婆娑、楼阁掩映、四塔峭立、白鸽绕飞,好一幅古韵画卷。
古街

近年来,正定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旅游招商力度,重修了长乐门和南大街,街长1478米,历史上是京官入城的必经之路。它就像一条银线,将开元寺唐代钟楼、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等有机串联起来;它又像一条龙,其龙头就是南城门即长乐门,龙身两旁是150家明清风韵的商家店铺,如鳞闪光。
站在巍峨的长乐门城楼上,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南眺望,是宽宽的滹沱河道,虽不见滚滚河水,却见其博大身躯。当你站在楼北平台时,你的心会为之一震,千年古城风貌尽收眼底,近处的古街、古塔、民居,远处的高大建筑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面前,让你激动,使你兴奋,令你心旷神怡。
正定还有国内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有与苏州寒山寺齐名的开元寺以及唐代风动碑等。武英伟
【旅游提示】
交通:飞机、火车均可到正定,如从石家庄市北行,无论是自驾车还是乘坐201路公共汽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玩法:来正定要小住两天,一是看古迹,二是尝名吃。住在县城中心地带的华阳假日酒店,酒店七楼楼顶可以使你纵览全城景色。傍晚,赶上天气好的话,你还可以登上城东保存较好的明代古城墙,向西看去,就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隆兴寺,由于附近没有较高的建筑物,所以隆兴寺保持了非常完整的天际线,楼宇殿阁、高低错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就像跳跃的音符。
小吃:马家鸡、常山崩肝等。相传,1901年12月31日,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出逃西安还京途中,驻跸正定,遍尝各色风味名吃,其中对百年老字号马家卤鸡赞不绝口,称其香、鲜、嫩,对味又好吃。
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塔
1、京杭大运河与淮安
1.1世界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将这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
1.2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入淮处在现在的里运河,淮安成为了运河伊端;明清时,淮安为运河南北适中之地,大批漕运、水务管理机构进驻淮安,淮安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最多时达54万人,成为运河之都。曾经的辉煌为淮安运河的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历史记忆和强大的动力。
1.3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正在发生聚变
如今,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与翔宇大道、淮海南路、北门大街城市发展轴线,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城市结构要素紧密相连,且涵盖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楚州区级公共中心、黄码区级公共中心,同时与水渡口市级商务中心、清浦区级公共中心、市级科教中心紧密相邻。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结构意义,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的较沉寂的边缘地带,即将成为淮安城市当前及未来最活跃的中心地带。
2、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建成环境调查研究
2.1土地使用调查研究
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居住、宅基地、农田、河流水系、及对外交通等用地。已建成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块的东西两头,中部也已开始兴建。集中地区的居住、工业等用地相互夹杂,较为凌乱,零散地区主要为农村宅基地和农田。杂乱无序的用地布局亟需调整和改善,结构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性质的转变、补充和强化等得以完善。
2.2道路交通调查研究
(1)陆路交通:道路呈棋盘式路网结构,分为快速路、结构性主干道、其他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路网东西两头较密、中部较为稀疏。区内公共交通在建成区内较为发达,但在两河地区和新城区尚无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不完善,仅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部分滨水步道、河下步行街和少部分公园游览道路。运河两岸干线交通良好,但应完善整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支路网的构建。
(2)水路交通:水运通道有京杭大运河国家二级航道、里运河淮安旅游航道;暂无水上公交。码头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码头。水上公交和码头的设置以及其周边的整治和改造关系到运河未来发展的成败与否。
2.3景观环境调查研究
(1)滨水景观:水上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水上航运和靠岸的船只、水草和水上漂浮物。水岸景观要素主要有河堤、护坡、工业厂房、货物堆场、防护和休闲绿地、居住小区、居民点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水岸资源,并通过植入一些活化功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绿化景观:滨河绿化以水杉、意杨、柳树、雪松、灌木为主,景观单调无序、未成系统。丰富但未成体系的绿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是运河两岸基底塑造的重点。
(3)工业景观:集中在基地的东西两头,东部以井神盐业和河沙堆场为主,西部以造船厂及水运行业的仓库为主。景观物有码头、船舶、仓库、塔架、沙堆、铁板、罐型容器、桁架、烟囱等。多样而特色的工业景观为保存现代工业文明的承继和创新提供了良好载体。
(4)人居景观:居住形式以聚居点为主,有老的街坊、已建居住小区、在建滨水高层和农村居民点;此外还有以船为居的运河水上人家。多样的人居景观为丰富运河两岸的生活提供了源头和链接。
(5)文化景观: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里运河的东岸,分布于河堤、板闸、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的萧湖和勺湖周边;景观物主要有古运河河堤、榷关、寺庙、古塔、历史街区、园林、明清古建等。多样的文化遗存和景观物为需要足够而有联系的活动加以支撑。
(6)设施景观:基地内的设施景观主要是跨越两河的桥梁、暴露于外的市政管线、道路设施、具有垂直感的水塔、以及其他一些雕塑小品等。这些设施大多较为粗犷,缺乏精心设计,有的甚至有碍观瞻。良莠不齐的设施景观物需要在甄别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
2.4建筑环境调查研究
(1)建筑肌理:东部地处古城,其肌理遵循传统街巷的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河沿街布置;中部多为居民点,其肌理大多顺应河流和机耕道,方向感较差,仅新城建筑的空间组合感较强;西部肌理较为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布置。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在现状肌理基础上去除杂质和吸其精华。
(2)建筑围合:工业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行列式和零散式;居住建筑围合主要为行列式和自由式;公共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独立式和行列式;民居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自由式和独立式;水上渔家的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和自由式。多元化的建筑围合方式为运河两岸建筑布局提供了借鉴。
(3)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中部的行政文化中心和西部的滨河沿岸,以居住、行政办公性质为主,一般在10-20层左右;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基地的东西两头,以居住、学校为主,层数在3—5层之间;低层建筑零散分布于东西两头和中部,主要以民居、工业厂房、仓库和附属用房为主,层数在1—3层之间。毫无韵律的建筑高度布局提醒未来运河两岸应当首重滨河天际线的塑造。
3、对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规划设想
3.1明确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将运河两岸规划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生态良好、设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中心滨水休闲地带。
(2)文化目标:传承淮安地方的多元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发扬,使运河两岸成为反映和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汇聚焦点。
(3)旅游目标:打破运河旅游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迈向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4)开发目标:体现运河对周边土地的综合价值,适应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3.2创新规划理念——“回归运河”
(1)回归什么?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方式。即在生产方式上依赖运河,以运河为引擎;在生活方式上,亲近运河,以运河为中心;在生态方式上,师法自然,以绿水为基础。
(2)如何回归?首先是文脉性回归,做到有脉可依和有脉可循;其次是本质性回归,做到注重本质、不究其表;再者就是要创新性回归,做到城市空间规划有创造性、具新式样;最后就是要做到融合性回归,实现多方的有机融入和巧妙整合。
3.4提升城市定位
(1)城市定位:以运河滨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现代都市生活、休闲和旅游的综合示范带。
(2)功能定位:以滨水休闲旅游为灵魂,围绕完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承继和生态保育主题,打造功能完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的、以都市滨水休闲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集滨水宜居、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博物展览等主导功能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科技教育、餐饮配套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新都市滨水休闲旅游示范区。
4、几点建议
(1)在城市规划方面,适当时统一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出最优质、最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方面,尽量在运河两岸做减法,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发展发展空间;
(3)在休闲旅游方面,尽可能将城市空间与运河相链接,加强对城市事件和活动的策划,使淮安尽早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城市;
(4)在工业遗产方面,建议尽早对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业遗产名录和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
(5)在规划管理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未开工建设用地的方案进行微调,尽可能打开通向运河的生态、生活廊道。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5713号